【爱历史】被刘邦称为智囊的张良,为何在汉初功臣表位列62位,最终结局神秘( 二 )


所以越是在前线拼杀的士兵 , 越是容易获得爵位 , 一旦升上军官 , 爵位获得就相对来说难多了 , 萧何为什么在功臣表上排第一 , 那是因为刘邦刻章提拔的 , 那是政治上的需要 , 因为打完天下之后就要治天下了 , 不需要军功了 , 刘邦将萧何定为第一功臣 , 无非就是为了提高萧何的政治地位 , 以方便文治天下 。
但是除了萧何之外 , 从曹参开始就得拿实打实的首级和城池来计算军功了 , 而曹参是军功最多的将军 , 攻下二国和一百二十二个县 , 所以曹参排第2 , 以此类推 , 而淮阴侯韩信则以将领功劳计算得出只能排在21位 ,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 , 韩信的功能最大 , 因为整个北方战线都是韩信拿下来的 , 但由于韩信因为被人诬告谋反 , 王爵被削 , 只保留了侯爵 , 因此功劳也削去不少 , 再加上刘邦原本一直忌惮韩信 , 所以把韩信排了个21位 。
【爱历史】被刘邦称为智囊的张良,为何在汉初功臣表位列62位,最终结局神秘
文章图片
刘邦与张良
张良则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 , 战场上的军功很好统计 , 斩了多少首级 , 攻下多少城池 , 但张良提供的谋略之功你怎么统计 , 没有办法量化 , 一个谋略能胜过多少首级 , 多少城池?无法量化 , 所以张良的功劳比较难算 。
张良一心在刘邦身边辅佐 , 其他将领不了解情况也就罢了 , 但是刘邦懂张良啊 , 张良的每个计谋都是献给刘邦的 , 刘邦深深了解张良的功劳 , 于是让张良在齐国自己选择三万户的封地 , 要知道就连排名第一的萧何都只有8000多户的封地 , 刘邦给张良的这个待遇可以是所有功臣中最高的 。
但是张良没有接受刘邦的三万户封地 , 只接受了一万户的封地 , 因为张良是一个低调的人 , 同时张良信奉黄老学说 , 道家思想 , 追求无名无利 , 对功名利?看得比较轻 , 黄老学说讲究的是无为而治 , 淡泊名利 , 再加上张良原本就是家境富裕 , 钱财富贵早就享受够了 , 因此只接受了刘邦基本的封赏 , 没有要三万户的封地 , 只接受了一万户的封地 。
【爱历史】被刘邦称为智囊的张良,为何在汉初功臣表位列62位,最终结局神秘
文章图片
刘邦、张良、樊哙、周勃
这里需要明白一个事情 , 就是西汉功臣排名表与封赏多少并不成正比例 , 不是以封赏多来排名的 , 这个排名的标准是以功臣受重视的地位来排名的 , 同时参考功劳 , 萧何只封了8000户就排第1这是刘邦钦定的 , 就连排名第2的曹参都有一万六百户的封地 , 高于萧何 。 所以张良的排名并不高 , 排到了62位 , 一是张良谦虚推让不计较 , 二是其他功臣在意这个 , 有意以军功争取;三是刘邦最终一锤定音 , 将张良排在62位 。
张良在刘邦统一天下这后 , 就很少出来活动了 , 都是以身体不好为由隐居 , 张良怎么去世的?在哪里去世的?史书上都没有记载 , 就连张良去世的时间 , 《史记》与《汉书》的说法都不一样 , 存在疑问 , 只知道张良这个人信奉黄老学说 , 刘邦统一天下后 , 张良就开始云游四海 , 潜心修道 , 不问世事 , 有的人说张良最终成仙 , 驾鹤西去 , 有的人说张良潜心修道 , 化作仙道 , 张良最终的结局神秘不为人所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