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1972年,毛主席参加陈毅葬礼时在张伯驹写的挽联前若有所思( 二 )


军队都是一群嗷嗷叫的狼 , 有什么就直接表现出来 , 这种问题出现了以后反而也挺好解决的 , 这个时候 , 就让我们的陈毅元帅出马了 。
不少人在探讨华野内部的关系的时候 , 用了一个词 , 叫做“粟不离陈” , 其实二人之间并不需要产生什么样的直接对比 , 在当时的情况下 , 一个是帅 , 一个是将 , 这种感觉就能非常清楚了 。
在陈老总当年的游击战中 , 由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 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 这段历史故事直接能够让陈毅元帅在军中有了无可辩驳的地位 , 那些不服从粟裕指挥的老领导 , 一看到是陈毅元帅发话了 , 马上都老老实实的接受了 。
【爱历史】1972年,毛主席参加陈毅葬礼时在张伯驹写的挽联前若有所思
文章图片
我们从陈毅元帅戎马一生的经历中就能看出 , 陈毅元帅能当上元帅 , 可谓是理所应当 。 首先在井冈山会师期间的时候 , 他的军事地位仅仅次于毛主席和朱老总 , 是军中的第三把手;
我们熟知的赫赫有名的新四军 , 在陈毅和粟裕的领导下 , 才重新在江苏的广大地区打开了局面 , 正是因为有了陈毅的出现 , 新四军才有了如此成就 , 陈毅顺利的成为了新四军的代表人物;
到了最后 , 三野的代表人物陈毅元帅 , 成功指挥千军万马在蒋介石的眼皮子底下打出了一片局面 , 可谓是令人瞠目结舌 , 这样的帅才 , 何人能不敬佩?
能有地位如此高的粟裕 , 势必离不开陈老总的鼎力支持 , 有了陈毅元帅铺路 , 粟裕大将才能够放开手脚去指挥一场又一场的战争 , 这绝对是华野最好的搭档 。
【爱历史】1972年,毛主席参加陈毅葬礼时在张伯驹写的挽联前若有所思】能有如此巨大的成就 , 很多人都觉得陈毅是一位在战场上呼风唤雨 , 脾气巨大的一代武神 , 回到最初的起点 , 这位陈毅可是一位留学归来的“儒将” , 这也充分证明了 , 只要是块金子 , 在哪里都会发光 。
【爱历史】1972年,毛主席参加陈毅葬礼时在张伯驹写的挽联前若有所思
文章图片
陈毅元帅 , 持续发光发热
在国家的高层 , 一段英雄间惺惺相惜的佳话 , 还是要看周总理和陈老总 。
在1958年的时候 , 国家的局势已经渐渐朝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 , 全国上下正在毛主席的号召下建设新中国 , 当时作为一国之总理的周总理 , 越来越感觉到身上的担子重 , 于是要辞去外交部长的职务 。
对于一个刚成立不久的国家 , 外交部长这个职务身上的分量可想而知 , 不仅要有绝对的威望能代表新中国 , 更要有站在全局的立场上想问题的脑袋 , 这个时候周总理想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一位戎马元帅 , 他就是陈毅 。
周总理甚至还拿自己跟陈毅做对比去回应某些人的质疑 , 他说陈毅元帅在讲话的时候比自己还要讲得好 , 他的那种潇洒的气质 , 非常符合我们国家作为一个大国的国威和军威 , 这些在陈毅元帅的身上都能够体现的淋漓尽致 。
【爱历史】1972年,毛主席参加陈毅葬礼时在张伯驹写的挽联前若有所思
文章图片
一直到现在 , 中国的历史上只有这么一位由元帅兼任的外交部长 , 我们要记住他的名字 , 陈毅 。
陈毅在指挥部队的时候游刃有余 , 可是一开始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 , 内心也犯了难 , 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过这种类型的工作 , 心里也挺担心的 。 此时他文人的儒雅气质又表现了出来 , 只要碰到了难题 , 马上就会向周总理虚心讨教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陈毅元帅的外交部长当的也是相当不错 , 周总理果然没有看错人 。 可是 , 后来的陈毅 , 毅然决然地和真理站在一起 , 不惜得罪了人 , 在1968年的时候就已经被下放 , 周总理此时更是拼尽全力去保全陈毅 。
【爱历史】1972年,毛主席参加陈毅葬礼时在张伯驹写的挽联前若有所思
文章图片
晚年的他 , 并没有受到公正的对待 , 他的心里也非常的痛苦 , 最终在1971年的时候 , 他感觉到自己的下腹疼得受不了 , 一检查才发现 , 自己得上了直肠癌 。
这种病随时都有可能危及到生命 , 当周总理了解了情况以后 , 马上把他送到北京去治疗 , 并且找了最好的医生查看陈毅元帅的病情 , 并且亲自查看了手术方案 , 就是希望能保住陈毅元帅的生命 。
他为了缓和陈毅元帅的心情 , 还专门交代了医生 , 有了检查结果以后要给陈毅元帅的夫人看 , 但是要让她向自己的丈夫保密 。
可是 , 病魔来的太过汹涌 , 扛过了万千艰险的陈毅 , 最终还是没有抵挡得了病情的恶化 。 最初的悼词 , 还是由周总理亲自修改 , 其中还特别强调了 , 陈毅元帅的这一生 , 功大于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