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在清明节吃鸡蛋( 三 )


鸡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 。传说,开天辟地的盘古在鸡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艺文类聚》),商的始祖契为“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而生(《史记》),秦始祖大业也是“玄鸟孕卵,女吞之”受孕(《史记》) 。
在农村的一些地区,还有儿童之间“撞鸡蛋”的习俗,事前的撞击剥皮,难免引起孩童两两相撞的兴趣 。倘若要探究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义,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之情 。
清明是祭祖扫墓的日子,民间有一种说法,扫墓时将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壳丢在坟墓上,象征“脱壳”,预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孙能出人头地 。
春季是万物孕育的季节,与鸡蛋“孕育生命”之意相合,而鸡蛋又含有人体需要的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再加上清明时节,风和日丽,春意盎然,人们纷纷郊游踏青,煮熟的鸡蛋是便于携带的理想食品,这些都促使鸡蛋成为清明节的节俗食品 。
清明节蛋分为两种
清明节这天鸡蛋除了吃,还可以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 。画的五颜六色鸡蛋可以吃;而“雕蛋”则仅供玩赏 。
此外,有些地方还有“撞鸡蛋”的习俗,这也是孩子们的最爱 。大家都会纷纷拿着自己家煮的鸡蛋逐一碰撞,图个好彩头,看谁的鸡蛋硬 。如果哪个小朋友的鸡蛋皮结实,把另外的鸡蛋撞破了,那这个小朋友今年就会长得又高又壮 。

清明节吃鸡蛋要适量
清明节有吃鸡蛋的习俗,而且鸡蛋也是非常有营养的,不仅含有优质蛋白,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卵磷脂、固醇类、以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 。
对于煮鸡蛋,一般建议用凉水煮七八分钟为佳,尽量不要长期吃半熟的鸡蛋,以免引起腹泻等不适症状,而且一定要适量吃 。
鸡蛋煮到七八成熟营养价值最高,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一般情况蒸、煮蛋中营养成分被破坏的最少,煎、炒次之 。
由于鸡蛋中胆固醇的含量很高,血脂高的人群不宜多食,常人一天的食用量也最好不要超过两个 。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鸡蛋

为什么要在清明节吃鸡蛋

文章插图
1.每年清明节,家里的长辈都会准备一些鸡蛋,然后把鸡蛋涂上各种各样的颜色,这其实是有寓意的 。在清明节吃鸡蛋,寓意一整年都会有好运,身体健康,不会被病痛折磨 。
吃鸡蛋起源于古代的上巳节,人们为了怀孕求子. 。
3.清明节有一个“撞鸡蛋”的习俗,这是很多小朋友喜欢做的事情 。在这一天,小朋友拿着五彩蛋两两相碰 。
4.长辈们在清明节当天,会带着孩子和鸡蛋去为祖先扫墓 。
给去世的长辈们上坟的时候,会把煮熟的鸡蛋在墓碑上打碎,把蛋壳丢在坟墓上,寓意着子孙能出人头地,将来有出息 。而且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和鸡蛋“孕育生命”含义 。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鸡蛋和祭祖呢?
为什么要在清明节吃鸡蛋

文章插图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其实有其最基本的原因.先不说三月三吃蛋吧,端午吃粽子,鸭蛋,喝雄黄酒,中秋吃月饼,春节吃年饭,元宵节吃元宵,这里注意两点,一是这些节日基本是分布均匀的,过一段时间一个.第二都离不开吃点什么.这是因为,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多数年份物质是比较匮乏的,一般都不可能有什么好吃的,也就是营养通常是不足的.长期的营养不足就会影响生存,于是需要一个充分的理由来吃些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加之农历三月三这一时期正是鸡生蛋的高峰期,蛋多了,要买的话也价钱不高,所以要"扩大内需",自己吃掉一些,一举两得. 寒食、清明节里斗鸡子(卵)之戏,真正的源起,应该还是归于先秦时代某些地区的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无疑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 。再者清明日的郊游踏青,熟鸡蛋也是便携的食品 。
倘若要探究清明节里吃鸡蛋、撞鸡蛋的象征意蕴,其中应该还寄寓着人们对于对于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 。鸡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 。传说,开天辟地的盘古在鸡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艺文类聚》),商的始祖契为“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史记》)而生,秦始祖大业也是“玄鸟孕卵,女吞之”受孕(《史记》) 。民间习俗,妇女生孩子后,给四邻八舍报喜讯,送的不也是鸡蛋吗?清明的祭祖扫墓,其中不也有慎终追远的生命意识吗?春季里万物化育,是生命的季节,诸多民俗事象都在深层的生命意蕴上暗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