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上午做好还是下午做好( 二 )


白芥子、延胡索、甘遂和细辛采用道地药材 , 白芥子可以通过炒制或者调整其配伍比例控制对皮肤的刺激程度 , 其余药物均采用生药 。
药物制备
药物制备过程要求在无菌、清洁、常温环境下进行 , 或者在当地医疗机构的专用制剂室完成 。
药物的制备方法
采用洁净药材 , 将药物烘干 , 粉碎 , 过80~120目筛 , 备用 。
姜汁的制备方法
采用生姜 , 洗净 , 粉碎 , 三层无菌纱布挤压取汁而成 。姜汁的浓度各地医院可以根据原有的经验和地域的特点在50%~100%之间适当调整 , 浓度调整可以通过加适量蒸馏水调配而成 。
生药粉和生姜汁的比例为10克:10毫升 , 可以根据各地气候因素和经验予以适当调整 。
贴敷时取生药粉用姜汁调成较干稠膏状 , 药物应在使用的当日制备 , 或者置冰箱冷藏室备用 。
功效主治:体虚易感冒,慢性病(慢支,哮喘,过敏性鼻炎).四肢关节痛.
使用方法
每年夏季三伏天使用 , 分别做成直径5公分的圆块 , 贴在背部肺俞、心俞、膈俞左右共6个穴位上 , 然后用胶布固定 , 一般贴4--12小时取下 , 每隔10天贴一次 , 即头伏、二伏、三伏各贴一次 。
三伏灸的第一个关键是背部肺俞、心俞、膈俞左右共6个穴位.每个穴位一是要找准,二是贴后要有反应,
三伏灸的第二个关键是药物调配.白芥子是主药,发疱药,要炒后才能用,炒白芥子要求刚刚黄,不过黄!过黄则发疱不佳.不够黄则发疱过度,引起皮肤过敏.
找准背部肺俞、心俞、膈俞左右共6个穴位的关键是体位.患者端正坐好.充分露背,双上肢相拥.含胸拔背.背部双肩胛岗最低点联线就是肺俞(第三胸椎),下推二个胸椎为心俞(第五胸椎),再下推二个胸椎为膈俞(第七胸椎).左右相隔三寸(患者一掌).
做艾灸对身体好 , 哪个时间段做艾灸最好呢?艾灸不分季节  , 一年四季 , 春夏秋冬都是可以艾灸的 。三伏灸 , 三九灸等 , 那我们要冬病夏治灸要选在在三伏灸 。
艾灸那个时辰艾灸最好:我们一般建议上午做艾灸最好 。但是由于现在的人们都要生活 , 上班等等 , 没有时间做艾灸 , 那该怎么办呢!
所以我们说:上午艾灸好于下午艾灸 , 下午艾灸要于晚上艾灸 , 那晚上艾灸就好于不做艾灸 , 但是如果一定只有晚上才能艾灸的话 , 那就要在9点之前结束艾灸 , 当然身体特殊情况除外 。
可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做艾灸治疗 , 但是哪个季节最好 , 应该是夏季 , 伏天 , 冬病夏治 , 这个季节最好 。
因为 , 到了夏季以后 , 尤其是伏天 。人的汗毛孔是张开的 , 这个时间段儿就可以把病气 , 寒邪 , 湿气通过艾灸的方式排除体外 。
但是在这个季节也是最容易招惹寒邪的季节 , 因为伏天汗毛孔是张开的 , 假如您到了空调房间 , 室内温度很低 , 所以也会得上疾病 , 所以在这个季节中 , 致病与治病也许是同时存在 , 就需要您在不同的房间做艾灸需要注意的方法 。
所以很多人问 , 夏季我在做艾灸的时候可以开空调吗?我曾经说过 , 你可以在一个恒定的温度中做艾灸 , 比如说你开空调 , 在二十七八度一直在这样的温度中做艾灸 , 做完艾灸以后 , 还是在这样的温度中生活 。千万不要忽冷忽热 。
哪个时辰最好呢?一般上午做艾灸是最好的 。
简单而言:一天中间宜灸时间大约为卯时至午时 , 也即早5时至下午13时;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可以艾灸的时间为未时至戌时 , 也即是下午13至21时;禁灸时间为亥时至寅时 , 也即晚上21时至晨5时 。
详细内容我已在回答“什么时间做艾灸最好?”问题时已有详细论述 。上述规律是按照一天之中的时间节律 , 按照阴阳五行在一天之中的运行规律确定的 , 这也是古代非常著名的“子午流注”方法 。
三伏天艾灸的好处 三伏天艾灸需要注意什么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 , 根据《黄帝内经》所述 , 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 , 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 , 生于春 , 旺于夏 , 收于秋 , 而藏于冬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 , 尤其是“三伏天” , 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 , 毛孔张开 , 有利于药物吸收 。此时调理某些寒性疾病 , 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 , 驱散体内寒气 , 调整阴阳 , 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