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特点有哪些( 二 )


同时,你还会发现有粤菜调料的影子,豉油皇、XO酱、蚝油、排骨酱等已经完全渗透到湘菜中来,并且深深影响着它 。湘菜用调料多,正是其菜品复合味浓郁的一个原因 。
特点四
原材料,土掉渣
湘菜受追捧的原因之一,就是原材料“够土”,正是这股土香土色,才让它变得有看点,因有极大的顾客适应面 。
湖南的原材料,基本全靠当地的土特产来“撑席面”,像腊肉就是湖南特产,凡禽畜水产等肉类都可以用来腌制,色泽红亮,烟香味浓,肥而不腻 。
还有湖南原料市场最近流行的风干菜,例如风干大头菜、风干豆角、风干黄瓜等,将新鲜的蔬菜经过脱水后制成风干菜,口感干香 。
风干菜烹制前先用清水发制,炒时不停翻锅,防止口感太韧,咬不动 。特色的食材还有酱香鸭、水晶粉丝、腊八豆等 。
特点五
熟猪油,香辣油
很多其它菜系的师傅一直苦苦钻研湘菜为何有如此醇厚的后味,其实秘诀就在两大油上 。
第一,熟猪油
湘菜师傅炒菜时习惯用熟猪油,这是湘菜独特风味的重要源头 。用它烹制的菜品要趁热食用,否则放凉后会有一种油腥气,所以湘菜常用支火加热来保温菜品 。用熟猪油的同时,湘菜师傅们还会适当的加入豆油、色拉油、麻油、黄油混合着用 。
第二,自制香辣油
它不同于川菜辣油,没有浓郁的香料味,而是有独特的清香味,是用新鲜的蔬菜熬制,几乎每道湘菜里都会用到自制香辣油 。
制作方法如下:
1、将20千克大豆油和10千克猪大油一起下入锅中,加热至三成热,然后下入西芹块、胡萝卜、干葱头、大葱、大姜、香菜各1千克,250克鲜紫苏叶(起上色增香作用),用小火慢熬40分钟 。
2、将以上原料捞出后,下入10千克自磨辣椒片,再慢火熬40分钟,过滤即成 。
注意:
下辣椒片时要一勺一勺的放,慢慢炸,不要令其沸锅 。
特点六
备料细,出菜快
湘菜的一大特点就是出菜极快,追其原因,是因为准备工作做的好 。
很多外地厨师去湖南学习,发现湘厨炒菜时非常简单,起锅、抓一把小料、舀一勺调料、翻锅出菜,就是这么简单的流程,炒出来的菜肴却独具特色 。
不要小看这抓一把小料和舀一勺调料,里面大有乾坤 。小料、调料都是事先加工好的,炸蒜子、泡姜水、干煸肉末、自制辣油等,每一个都是精心制作的,对菜肴味道起着决定作用 。
特点七
用酱油,多次放
湘厨用酱油很另类、很讲究,不像有些师傅做菜时,就淋一勺酱油 。湘厨用酱油分N次入菜,每一次的数量、作用、酱油种类都不同 。
如湖南小炒肉,仅用了盐、味精、酱油这三个调料,而炒出正宗的湘菜味道全在酱油的用法上 。
烹炒时,首先将200克的猪前腿肉,用20克美极鲜味汁腌制入味,起到祛腥、增加底味的作用,并且不会抢了原料自身的味道 。
再将腌制入味的肉片下入五成热油锅煸炒,当肉变色时(八成熟左右),下入10克黄豆酱油,起增加色泽的作用,以酱色红亮为宜 。
当这道菜马上起锅时,最后下入5克黄豆酱油,用急火爆出锅气,烹出酱香味 。三次用酱油,作用都不一样 。
湘菜的特色是什么1、烹调技法多
湘菜制作精细,用料上比较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色泽上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品味上注重香辣、香鲜、软嫩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 。
2、湘菜调味尤重酸辣
因地理位置的关系,湖南气候温和湿润,故人们多喜食辣椒,用以提神去湿 。用酸泡菜作调料,佐以辣椒烹制出来的菜肴,开胃爽口,深受青睐,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饮食习俗 。同时,爆炒也是湖南人做菜的拿手好戏 。
3、下饭
湘菜的主题是下饭,其实很多湖南人也是怕辣的,而又要吃那种很辣的,由辣而产生多吃米饭的结果,所以湘菜主要产生的作用是下饭,像外婆菜就是非常下饭的菜 。
扩展资料:
湘菜,即湖南菜,在长沙地区又被称为本味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 。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 。
湘菜制作精细,用料上比较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色泽上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品味上注重香辣、香鲜、软嫩;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法见称 。
官府湘菜代表菜品以组庵湘菜为代表,如组庵豆腐、组庵鱼翅等;民间湘菜代表菜品有剁椒鱼头、辣椒炒肉、湘西外婆菜、吉首酸肉、牛肉粉,郴州鱼粉,东安鸡,金鱼戏莲、永州血鸭、九嶷山兔、宁远酿豆腐、腊味合蒸、姊妹团子 、宁乡口味蛇、岳阳姜辣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