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故障测试仪测试方法有哪些?( 四 )


2.测距电缆故障测距,又叫粗测,在电缆的一端使用仪器确定故障距离,现场上常用的故障测距方法有古典电桥法与现代行波法 。使用电缆故障测距仪或电缆故障测距仪 。
3.路径查找 电缆路径识别仪或CD-12/22电缆路径识别仪 。
4.故障定点声磁同步法定点:使用电缆故障定点仪,利用放电的电磁信号进行同步,对声音信号进行数字化采样,将放电瞬间的声音波形显示在液晶屏上,波形可以持续保持,供操作者仔细分辨,避免了声音转瞬即逝的缺点,而且实际放电波形和周围噪声有明显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多次放电的声音波形均极其相似,当观察到多次放电的声音波形相同时,可以明确判断已经采集到了放电声音 。
由于声测法响应范围一般很小,当听到了放电声,已经很接近故障点了,一般不会超过5m,甚至在1-2m之内 。
电缆故障测试仪怎么操作?
一.电缆故障测试步骤
1.电缆故障测试仪在测定电缆故障之间,测试人员除掌握本机性能与操作方法之外,必须首先确定电缆故障的性质,以便采用适当的工作方法与测试方法 。首先用兆欧表或万用表在电缆一端测量各相对地及相之间的绝缘电阻,根据阻值高低确定是低阻短路或断线开路,或者是高阻闪络性故障 。
2.当阻值低于100欧姆为低阻故障,0~几十欧为短路故障,阻值极高到无限大为开路或断线故障 。是否断线,还可以将电缆终端相连万能用表在始端测量被短路接两相的阻值加以确认 。此类故障可用低脉冲法直接测定 。
3.当阻值很高(数百兆和千兆)且在做高压试验时有瞬间放电现象,此类故障一般称为闪络性故障,可采用直流高压闪测法确定 。
4.高阻故障阻值高于低阻故障,可在做高压实验时用直流高压闪测法确定 。
5.按一定方式粗略测试之后再进行确定点,必要时需找电缆路径,丈量电缆长度或距离 。
二.低压脉冲测试法低压脉冲测试法具有操作简单、波形易于识别、准确度高等特点 。对于短路、低阻、断线故障用此法测试,可直接确定故障距离 。
即使无此类故障,一般高压闪络测试前,也可以低压脉冲法测电缆全长或速度,与闪络测试波形比较,通常会利于波形分析,达到快速确定故障点目的 。
三.冲击高压闪测法(冲闪法)测试方法是通过球间隙给电缆施加冲击电压,使故障点击穿放电,而产生反射电压(或者电流),由仪器记录这一瞬间状态的过程,通过波形分析来测定故障点的位置 。它是测高阻及闪络性故障的主要方法 。
同样取样方式也分电压取样和电流取样,当然细分还可分为高端和低端电压取样,电感与电阻取样,始端与终端取样等 。由于低端电流取样接线简便、可靠安全、波形易于识别,所以电流取样法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
电力电缆故障常用检测方法有哪些
1.电桥法将被测电缆故障和非故障相短接,电桥两臂分别接故障相与非故障相,调节电桥两臂上的一个可调电阻器,使电桥平衡,利用比例关系和已知的电缆长度就能得出故障距离 。用低压电桥测电缆低阻击穿,用电容电桥测电缆开路断线 。
电桥法测量结果精确,但需要完好芯线做回路,电源电压不能加得太高 。
2.高压脉冲法利用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发生变化时的回波现象,在电缆芯线中加上一定电压,使其不烧穿而产生放电 。放电脉冲在电缆中传播及反射,用数字示波器测出反射脉冲的位置比例,算出故障点的位置 。本法适用于高阻击穿,但操作人员的安全受威胁,波形较难辨别 。
3.低压脉冲法对低阻击穿、短路、开路故障,可在电缆芯线上施加脉冲讯号 。
讯号在电缆传播及反射,用数字示波器或手提笔记本电脑虚拟示波器等测出脉冲波形而算出故障点的位置 。低压脉冲反射法的优点是简单、直观,不需要详细的电缆原始资料,还可以根据反射脉冲的极性分辨故障类型 。缺点是不能用于测量高阻与闪络故障 。
4.二次脉冲法二次脉冲法是近些年常用的测距方法之一,其原理:对故障电缆释放一个低压脉冲,只要故障点的接地电阻大于电缆波阻抗5倍,可以认为此时故障电缆相对于低压脉冲是开路,那么在脉冲释放端接收到的反射波形相当于一个芯线绝缘良好电缆的波形;对故障电缆释放一个足以使芯线绝缘故障点发生闪络的高压脉冲,同时触发释放第二个低压脉冲,在故障点的电弧未熄灭时,故障点相对于低压脉冲是完全短路,那么在脉冲释放端接收的低压脉冲反射波形相当于一个线芯对地完全短路的波形;两个波形对比会有明显的发散点,这个发散点就是故障点的反射波形点 。其特点是易操作、多功能,回波图形简易 。缺点是不能用于测量高阻与闪络故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