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冲压模具做什么( 五 )


(4)电火花铣削加工
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也称为电火花创成加工技术,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的用成型电极加工型腔的新技术,它是有高速旋转的简单的管状电极作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铣一样),因此不再需要制造复杂的成型电极,这显然是电火花成形加工领域的重大发展 。国外已有使用这种技术的机床在模具加工中应用 。预计这一技术将得到发展 。
(5)提高模具标准化程度
我国模具标准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估计目前我国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已达到30%左右 。国外发达国家一般为80%左右 。
(6)优质材料及先进表面处理技术
选用优质钢材和应用相应的表面处理技术来提高模具的寿命就显得十分必要 。模具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是否能充分发挥模具钢材料性能的关键环节 。模具热处理的发展方向是采用真空热处理 。模具表面处理除完善应发展工艺先进的气相沉积(TiN、TiC等)、等离子喷涂等技术 。
(7)模具研磨抛光将自动化、智能化
模具表面的质量对模具使用寿命、制件外观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自动化、智能化的研磨与抛光方法替代现有手工操作,以提高模具表面质量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
(8)模具自动加工系统的发展
这是我国长远发展的目标 。模具自动加工系统应有多台机床合理组合;配有随行定位夹具或定位盘;有完整的机具、刀具数控库;有完整的数控柔性同步系统;有质量监测控制系统 。我国涌现出一大批模具行业的龙头企业 。如,汽车覆盖件模具有“四大家”,大型塑料模具有海尔、华威、群达行,精密冲压模具有国盛、华富,汽车轮胎模具有豪迈、巨轮,铸造模具有一汽铸造、宁波合力、广州型腔、北仑辉旺,精密塑料模具有唯科、宁波横河等等 。据武兵书介绍,模具行业已有95家企业被授予“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称号,本届上海国际模展期间,中国模具协会还将给第四批10多家企业授牌 。届时,“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将达到110家左右 。
长期以来,中国模具工业的发展在地域分布上存在不平衡性,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模具生产最集中的地区在珠江三角和长江三角地区,其模具产值约占全国产值的三分之二以上 。据模具网CEO、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副秘书长罗百辉介绍,这种格局正在发生深层变化,我国模具业正在从较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向内和北方扩展,在产业布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模具生产较集中的地区,有京津冀、长沙、成渝、武汉、皖中等地区,模具集聚发展成为新特点,模具园区(城、集聚地等)不断涌现 。在东部地区,已形成昆山、无锡精密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泊头、芜湖汽车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宁波、黄岩、深圳、东莞大型、精密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 。罗百辉表示,模具行业在中国被广泛看好,我国模具行业加快了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步伐,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主要表现为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高于行业的总体发展速度;塑料模和压铸模比例增大;面向市场的专业模具厂家数量及能力增加较快;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三资”及民营企业的发展很快 。冲压模具是冲压加工的主要工艺装备,冲压制件就是靠上、下模具的相对运动来完成的 。加工时由于上、下模具之间不断地分合,如果操作工人的手指不断进入或停留在模具闭合区,便会对其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
主要零件及安全要求
1.工作零件
凸凹模是直接使坯料成形的工作零件,因此,它是模具上的关键零件 。凸凹模不但精密而且复杂,它应满足如下要求:
(1)应有足够的强度,不能在冲压过程中断裂或破坏;
(2)对其材料及热处理应有适当要求,防止硬度太高而脆裂 。
2.定位零件
定位零件是确定坯件安装位置的零件,有定位销(板)、挡料销(板)、导正销、导料板、定距侧刀、侧压器等 。设计定位零件时应考虑操作方便,不应有过定位,位置要便于观察,最好采用前推定位、外廓定位和导正销定位等 。
3.压料、卸料及出料零件
压料零件有压边圈、压料板等 。压边圈可对拉延坯料加压边力,从而防止坯料在切向压力的作用下拱起而形成皱褶 。压料板的作用是防止坯料移动和弹跳 。顶出器、卸料板的作用是便于出件和清理废料 。它们由弹簧、橡胶和设备上的气垫推杆支撑,可上下运动,顶出件设计时应具有足够的顶出力,运动要有限位 。卸料板应尽量缩小闭合区域或在操作位置上铣出空手槽 。暴露的卸料板的四周应设有防护板,防止手指伸人或异物进入,外露表面棱角应倒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