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一鼓作气
春秋时期 , 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 , 鲁庄公率军迎敌 , 两军相遇 , 齐军擂起战鼓 , 而鲁军在曹刿的带领下没有擂鼓 。齐军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经低落 , 鲁军才第一次擂鼓 。鲁军靠的就是一鼓作气的士气以少胜多 , 打败了齐军 。
9、暗度陈仓
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 , 自封西楚霸王 , 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 , 刘邦极为不满 , 领兵进入四川 , 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 , 封为汉王 , 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 , 明里在修栈道 , 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 , 进而取得中原为王 。
10、悬梁刺股
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 , 经常读到深夜 , 怕自己睡着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屋梁上 。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到秦国游说失败 , 为博取功名就发愤读书 , 每天读书到深夜 , 每当要打瞌睡时 , 他就用铁锥子刺一下大腿来提神 。
11、背水一战
西汉三年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军攻打赵国 , 赵王刘歇和大将陈余率20万大军在井陉口迎战 。陈余不听谋士李左车的建议 , 与韩信硬拼 , 韩信用计将其引至河边 , 然后派兵轻取赵军大营 , 杀死陈余 , 活捉刘歇 , 消灭赵国 。
12、凿壁借光
匡衡勤奋好学 , 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 , 但光明照不到他家 , 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明 , 让光明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 , 是个有钱的人 , 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 , 又不要报酬 。
主人觉得很奇怪 , 问他为什么这样 , 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 , 通读一遍 。”主人听了 , 深为感慨 , 就把书借给他读 。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
13、刻舟求剑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也可称为路过江的人) , 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 。他匆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 , 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也可称为路过江的人) , 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 。他匆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 , 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
船靠岸后 , 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 , 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 , 而剑还在本来的地方 。
14、叶公好龙
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爱好龙 。在他的家里 , 墙上画着龙 , 柱子上雕着龙 , 穿的 盖的上面都绣着龙 。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爱好龙 , 就来到叶公家访问他 , 长长的尾 巴伸在堂上 , 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 。
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 , 吓得魂飞胆破 , 脸色 都变色了 , 匆忙躲起来 。本来 , 叶公爱好的不是真龙 , 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
15、沧海桑田
桑田,农田 。大海变成桑田 , 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
从前仙人王远和麻姑 , 他们相约到蔡经家去饮酒 , 王远一行很快就到蔡经家 , 但没见到麻姑的到来 , 就派使者去请 。麻姑到来说她奉命去巡视蓬莱 , 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成桑田 , 现在海水又退了一半 。
16、不拘一格
清朝思想家龚自珍面对腐败的清政府 , 主张改革 , 提倡禁烟 , 得不到朝廷重用 。48岁毅然辞官归隐 , 在路过镇江时看到当地人在祭拜天神 , 他作诗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 , 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才 。”
17、了如指掌
古代帝王都要建始祖庙 , 在庙里按始祖的等级依次排列设置灵位 , 每逢有大的行动、节日 , 帝王们就进庙祭祖 , 称为“啰”礼 。很多人对啰礼不理解 , 向孔子请教 。孔子认为鲁国的宗庙违背了周礼 , 他避而不谈 , 指着手掌说:“知道啰礼的人治国就了如指掌
18、长风破浪
南朝宋国著名将领宗悫从小就有雄心壮志 , 喜欢舞枪弄剑 , 他的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 , 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 后来他带兵攻打林邑国 , 运用计谋取胜 , 被封为左卫将军 。
- 指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成语
- 指事情的四字成语是什么
- 指事物被丢到一旁不管的成语
- 指手里一无所有的四字成语是什么
- 指针的成语有哪些
- 志什么满的成语
- 报恩的成语
- 从《牛郎织女》这个故事中你悟到了什么
- 智多星吴用的故事简介
- 智和仁有什么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