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剩下的鱼怎么保存( 二 )


啤酒法
取一罐啤酒 , 然后把准备好的鱼划伤几刀 , 然后均匀在鱼身和鱼内均匀的涂抹啤酒 , 然后放入冰箱保存 , 这样在下次烹饪的时候可以极大的保留鱼肉的鲜美 。
热水法
准备一锅80度的热水 , 然后把处理好的鱼肉放入热水中 , 静置几分钟等到鱼肉表面变白 , 就可以捞出放入冰箱冷冻 。这样的热水处理过的鱼肉可以比其他方法保鲜几倍 。
吃不完的新鲜鱼怎么保存2有着优质的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多种活性物质 , 这些都是其他食品所不能比拟的 。
1、蛋白质
鱼类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 含量一般在15%-22% , 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与畜禽肉类很接近 , 属于完全蛋白质 , 其中蛋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多 , 营养价值高;鱼类蛋白质结构松软 , 鱼肉的肌纤维短 , 因此比畜肉蛋白易于消化 , 其消化率一般为87%-98% , 是人体动物性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鱼类组织中含氮浸出物主要是胶原蛋白和粘蛋白 , 烹调后成为溶胶 , 冷却后成为凝胶 。
2、脂肪
鱼类脂肪含量不高 , 一般在1%-3% , 是一类低脂肪食品 。鱼类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 , 在室温下 , 呈液状 , 易消化吸收 , 消化率可达95%以上 。鱼油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 明显比其他动物脂肪要多得多 。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脂 , 防止血栓形成 , 抑制癌细胞 , 抗糖尿病 , 增强脑细胞发育的作用 。
3、矿物质
鱼肉的矿物质含量为1%-2% , 以磷和钾较多 , 海产鱼特别富含碘 , 为500-1000毫克/公斤 , 一般淡水鱼为50-400毫克/公斤 。鱼肉一般含钙比畜肉高 , 虾皮中的钙可达2% , 海水鱼的钙比淡水鱼高 。
4、维生素
鱼肉里除含有尼克酸和少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外 , 还含有维生素B12 。鱼油里有脂溶性维生素A和维生素D , 特别是鱼肝的脂肪中 , 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极为丰富 , 是其他肉类不可相比的 , 是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海产鱼(如鲨鱼、鳕鱼)的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 可作为膳食及药用鱼肝油中的维生素A的来源 。
但是如果短时间大量食用鱼的肝脏 , 会造成维生素A急性中毒 。生鱼肉内含有硫胺素酶 , 能分解维生素B1 , 所以鱼死后要尽快加工烹调 , 及时破坏硫铵酶 , 以防止维生素B1的损失 。
5、其他成分
鱼类不但营养丰富 , 也是极佳的美容食品 。鱼肉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粘蛋白 。胶原蛋白是一种大分子蛋白 , 在分子结构上有一定的空间 , 从而能充分维持生命的“结合水” , 保持皮肤光洁、无皱褶和富有弹性 , 防止毛发脱落 , 使头发有光泽 , 并有促使人体肌肉健美和骨骼发育的功效 。
尽管鱼的营养价值非常高 , 但是 , 也并非多多益善 。就拿鱼油来说吧 , 虽然它能防治冠心病和脑血栓形成 , 增进记忆力 , 保护视力 , 促进炎症消退等 , 但是 , 鱼油的主要有效成分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 , 长期过量进食鱼油 , 可因血小板凝聚性降低而引起各种自发性出血 , 包括脑出血 。爱斯基摩人以鱼为主食 , 尽管他们几乎没有人患冠心病和脑血栓形成等 , 但脑出血却成了他们的重要死亡原因 。
吃不完的新鲜鱼怎么保存3不同类型的鱼营养价值是什么?
1、鲥鱼:营养价值最高
鲥鱼的脂肪含量很高 , 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 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 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都有益处 。鲥鱼可以红烧、煮汤 , 同竹笋等食材带鳞蒸食为最佳 。
2、鮰鱼:最易被人体消化
鮰鱼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江团 , 这种鱼个体很大 , 有的长达一米以上 。鮰鱼所含的脂肪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构成 , 最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
长江鮰鱼在加工时 , 要先去掉体表黏液 , 可以先焯水 , 沥干后去头尾剁块 , 加蚝油、生抽、料酒、块姜、整葱等腌制一小时左右 , 鱼肉进味后再拌粉即可烹制 , 做成红烧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