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崇祯当年没有诛杀袁崇焕,袁崇焕有没有可能兑现5年复辽的诺言( 二 )

在这封奏疏里毛羽健就几个袁崇焕五年复辽的关键问题诸如方略、兵制、粮运、局势以及善后,一一提出了疑问 。
第一是方略,要想五年复辽,到底是进攻还是坐等防守邀击?
第二是兵制,只用关宁一线的十二万兵还是包括其他兵?如果是需要其他兵,为何不见袁崇焕有关于其它镇防守操练起来的奏疏或者檄令牌?

如果崇祯当年没有诛杀袁崇焕,袁崇焕有没有可能兑现5年复辽的诺言

文章插图
第三是粮运,如果复辽战争开打,粮草咋办?是在敌境以战养战还是靠内地运输?然而军兴以来,欠了大量的军饷,况且出了山海关到处是荒烟断草,如何买的?
第四是局势,到底蒙古部落可不可靠、能不能为我所用?毛文龙十年来所耗费的百万钱粮仅仅是打了水漂,毛对复辽大局有没有作用?这些人如何驾驭?如何安顿互相配合?
第五是善后,如果平了辽,辽东各卫所城镇能不置重兵吗?放了重兵,到时候一年耗费的军饷何止三四千万,以整个国家去供养一个辽东,怎么办?
这五问也是复辽最根本的五问,袁崇焕随后在崇祯二年五月给崇祯上了份专门答复毛羽健五问并请崇祯圣裁的奏疏,一一回复,简而言之,
关于方略:袁认为应先守后战,不可根本不固盲目浪战 。
关于兵制:只有关宁一线的十二万兵马为正兵,东江的两万人为奇兵,蓟门一线的一万二千人为后援即可 。
关于粮运:直接屯田,避免转运之累 。
关于局势:对西面蒙古,大力抚慰,使不为敌助,对于毛文龙,自己足以驾驭他 。
如果崇祯当年没有诛杀袁崇焕,袁崇焕有没有可能兑现5年复辽的诺言

文章插图
关于善后:既然能有收复它的能力,又怎么会没有固守的能力呢 。
以此来观之,在战略上,袁崇焕的种种方略基本上无大的差错,他知道辽东过去败的太惨了,如果盲目出战,对于明军来说,只会上演更加悲剧的结果 。先稳守,等时机成熟,再反攻,正奇相依,粮食自屯,这些策略,如果没有崇祯二年的变故,即使五年不能复辽,绝对会朝着有利的局势发展 。
而且袁崇焕在督师之任也在积极准备,练兵,定营制,部署屯田,尤其是在战略上三番五次提醒朝廷严密防守蓟州一线,力防后金绕道从蒙古南下,这不能不说,他表现出高瞻远瞩的先见之明 。崇祯二年的后金入寇,关宁军在广渠门野战力挫金兵,这说明关宁军的练兵卓有成效,假以时日,必是如当年岳家军一样成为后金的劲敌,只可惜崇祯不明事理,杀了袁,否则的话即使五年不能复辽,后来的局势绝不会如此糜烂 。
【如果崇祯当年没有诛杀袁崇焕,袁崇焕有没有可能兑现5年复辽的诺言】
如果崇祯当年没有诛杀袁崇焕,袁崇焕有没有可能兑现5年复辽的诺言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