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是哪个朝代( 二 )


书名:《列子·汤问》 作者:列御寇
类别:神话传说 时代:春秋战国
《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 。
《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 。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
列子,名列御寇,终生致力于道德学问,曾师从关尹子、壶丘子、老商氏、支伯高子等 。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 。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 。先后著书二十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均已失传 。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 。后被道教尊奉为“冲虚真人” 。
《愚公移山》选自?
《愚公移山》 选自《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相传是战国前期的道家,郑国人,与郑缪公同时 。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 。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 。今本《列子》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来看,可能是晋人所作,是东晋人蒐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成的,晋张湛注释并作序 。
《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 。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 。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 。其中有我们较为熟悉的“愚公移山”、“亡呋者”、“歧路亡羊”等 。
愚公移山选自???
《愚公移山》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讲的是一位叫愚公的老人,率领全家移太行、王屋两座大山,虽然受到智叟的讽刺,可他坚持到底,最终感动了玉皇大帝,两座大山被夸娥氏的儿子背走了 。这则寓言赞扬了坚持不懈、勇于奋斗的精神 。有人说:“‘愚公精神’过时了,他为什么不搬家,为什么不搬到土地肥沃、交通便捷的地方去呢?这种移山的做法真是太不可理喻了 。”“愚公精神”真的过时了吗?我认为“愚公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而且还在不断地激励着我们中华儿女顽强地战胜各种困难,更加体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2008是中国不平凡的一年,这不平凡中,有悲痛,有哀伤,更有欢乐和喜悦 。汶川“5·12”大地震中,武警官兵们齐心协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圆满落下帷幕,奥运健儿们刷新了一个又一个世界记录,他们奋力拼搏、超越自我、为国争光,不正是“愚公精神“的精髓所在吗?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许许多多座“山”,我们是选择“搬家”,还是“移山”?选择“搬家”就是逃避困难,逃避了困难又怎样解决困难呢?而选择“移山”就是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也是我们自身价值的体现 。在学习上,如果遇到了难题,不迎刃而解,如何攀高峰?愚公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只有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才会取得成功,所以“愚公精神”不但没过时,相反,这种精神正时刻激励着我们去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08 10:06 我们的时代还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笔者以为,愚公精神在当代仍值得我们学习 。愚公移山的精神,曾经教育和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愚公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 。今天我们学习愚公精神,就应该像愚公一样直面困难、锲而不舍、不畏艰难、乐观进取,有了这样一股劲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
愚公移山是哪个朝代
神话故事是没有朝代的啊……
愚公移山出自于战国时列御寇所撰的《列子》
愚公移山选自什么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作者为战国的列御寇,即列子 。
满意请采纳哦
愚公移山发生在什么时候的故事?
传说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发生在河南省济源市的王屋山 。
现在王屋山是风景名胜区,有名的小浪底水利枢纽也在济源市境内(小浪底的另一边是洛阳市),济源市的工业经济近年来也有长足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