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白起的字有没有是什么( 二 )


【战国白起的字有没有是什么】到了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 。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 。赵括军队大败 。四十万士兵投降白起 。白起与人计议说:“先前秦已攻陷上党,上党的百姓不愿归附秦却归顺了赵国 。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会成为灾乱 。”于是使诈,把赵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小兵回赵国报信 。长平之战,秦军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共四十五万人,赵国上下为之震惊 。
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拟乘胜灭赵 。昭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再次平定了上党,后军分二路:一路由王龅率领,进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马梗攻占太原 。而白起自将围攻邯郸 。韩国和赵国惊恐万分,派苏代用重金贿赂秦相应侯范睢说:“白起擒杀赵括,围攻邯郸,赵国一亡,秦就可以称帝,白起也将封为三公,他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汉中,北擒赵括之军,虽周公、召公、吕望之功也不能超过他 。现在如果赵国灭亡,秦王称王,那白起必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吗?即使您不愿处在他的下位,那也办不到 。秦曾经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百姓皆奔赵国,天下人不乐为秦民已很久 。今灭掉赵国,秦的疆土北到燕国,东到齐国,南到韩魏,但秦所得的百姓,却没多少 。还不如让韩、赵割地求和,不让白起再得灭赵之功 。”于是范睢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 。昭王应允 。韩割垣雍,赵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 。白起闻知此事,从此与范睢结下仇怨 。
当年九月,秦又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参见邯郸之战) 。正赶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动 。二年正月,王陵攻邯郸不大顺利,秦王又增发重兵支援,结果王陵损失五名校尉 。白起病愈,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对昭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 。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 。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 。因此不可发兵攻赵 。”昭王亲自下命令行不通,又派范睢去请,白起始终拒绝,称病不起 。
昭王改派王龅替王陵为大将,八、九月围攻邯郸,久攻不下 。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信陵君率兵数十万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 。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现在如何?”昭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睢请求,仍称病不起 。于是昭王免去白起官职,降为士兵,迁居阴密(今甘肃灵台县西) 。由于白起生病,未能成行 。在咸阳住了三个月,这期间诸侯不断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军节节退却,告急者接踵而至 。秦王派人遣送白起,令他不得留在咸阳 。白起离开咸阳,到杜邮,昭王与范睢等群臣谋议,白起被贬迁出咸阳,心中怏怏不服,有怨言,不如处死 。于是昭王派使者拿了宝剑,令白起自裁 。白起伏剑自刎时说:“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又说:“我固当死 。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于是自杀 。白起死时,是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十一月 。白起死非其罪,秦人很怜惜他,乡邑地方都祭祀他 。
点评:白起是继孙武之后,中国战争史上又一个伟大的军事统帅,也秦国历史上战功最为卓著的将领 。白起一生善于用兵,征战沙场达37年之久,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歼敌百万,未尝败绩,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史学家司马迁称赞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 。
白起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战争发展的水平 。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敌我形势,然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对敌人发起进攻 。如伊阙之战中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鄢郢之战中的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长途奔袭 。长平之战以佯败诱敌,使其脱离既设阵地,尔后分割包围战术,歼敌45万,创造了先秦战史上最大的歼灭战战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其规模之大、战果之辉煌,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 。长平之战也反映了战争自身发展概貌 。
白起的作战指导特点有三个:一是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是白起最为突出的特点 。他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作战的无与伦比的统帅 。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三个最善于打歼灭战的军事统帅之一(另外两人是成吉思汗和粟裕大将) 。但白起能够在二千多年前便主张打歼灭战,这是非常难得的 。二是为达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对敌人穷追猛打,较孙武的“穷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战胜逐北无过十里”(《商君书 。战法第十》),显然前进一步 。三是重视野战筑垒工事,先诱敌军脱离设垒阵地,再在预期歼敌地区筑垒阻敌,并防其突围 。此种以筑垒工事作为进攻辅助手段的作战指导思想,在当时前所未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