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如何安抚新生情绪( 二 )


三、设计“宝宝真能干”的主题系列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树立幼儿的自信心,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
1.从入厕入手,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刚入园,因为与老师的陌生,班里有个别小的女孩子不敢跨便池,有的孩子不会脱裤子,还有的孩子有大便不敢告诉老师,拉裤子、尿裤子了也不敢说 。因此,我采取集体教育,个别帮助的方法 。先鼓励大部分幼儿学会脱裤子,提裤子,个别幼儿单独帮助 。个别小的女孩子不敢跨便池,提不上裤子,让幼儿学会勇敢求助:“请老师帮帮忙” 。学会请老师帮忙的胆小的孩子还会得到一个能干的小兔子粘贴 。鼓励大的幼儿帮助小一点的孩子,团结友爱的好品质从小就开始培养 。
2.在进餐活动中,用故事导入让幼儿自己学会吃饭 。
我用故事《好厉害的大牙齿》、《能干的小手》引导幼儿学会把住碗和勺子,不把饭菜撒到地上,而是送到自己可爱的大牙齿那里 。比一比谁家的宝宝把自己的小肚子喂饱了,最可爱的是请先吃完的幼儿来做爸爸和妈妈,来喂小小娃娃吃饭 。有的小朋友不想当娃娃,他会紧紧把着碗和勺子,自己快吃 。而当爸爸、妈妈的小朋友会一直站在旁边陪着她吃完,然后一起去散步,同伴情深很是感人 。
3.午睡时学会穿脱衣裤,叠被子 。
到了午睡的时间,孩子们便会束手无措的站在自己的小床边,个别调皮的孩子还会钻在床底下,还有的孩子干脆什么也不脱直接钻进了被窝 。于是,我利用《弯弯腰》的游戏,幼儿脱衣服、裤子时比一比谁弯腰的次数多,最后都可以变成一个小车轮,象小汽车那样在床上“跑” 。孩子们为了玩,赶快脱 。脱不下来怎么办?请小朋友把自己的衣服袖子送给旁边的小朋友们来玩“拉大锯” 。接着,开展“宝宝穿衣服”、“宝宝叠被子”小组主题活动 。帮助每一位宝宝学会穿衣服、叠被子,并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让宝宝们为家长表演,让家长们对幼儿刮目相看,幼儿也在家长们的鼓励声中愈加自豪,在表扬声中,幼儿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自理能力 。
老师如何安抚新生:家园及时沟通
孩子在幼儿园内的一些能力培养,在家庭里需要进行及时的巩固 。如,穿衣,刚刚学会穿脱衣服,孩子刚刚想自己动手,家长便快手快脚的包办代替了在幼儿园里孩子自己走,跑,跳,家长一来便抱着孩子走孩子在幼儿园里自己会吃饭,很听话,回家任性、哭闹,吃饭偏要妈妈喂……
因此,我利用每个月的家长开放日活动时间,让孩子展示自己学到的新本领,让每位家长感受孩子的点滴变化,给孩子及时地鼓励 。同时在每月的家园联系手册中指出孩子的优点和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反馈信息用评比栏来展示,每个孩子都能看见 。让家长在家里也设立一个评比栏,在家里行为表现好,如果爸爸、妈妈说给老师听,老师也会再奖励他一朵笑脸花,让孩子的好行为在强化中变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猜你喜欢:
1. 幼儿优秀教师的心得总结分享
2. 怎样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3. 幼儿园老师最想说的话
4. 小班家长育儿心得体会分享
5. 幼儿园小班工作心得
6. 小班开学幼儿教育笔记3篇
7. 幼儿中班新生育儿知识
幼儿园老师如何安抚新生情绪刚刚上幼儿园,幼儿哭闹是个非常普遍的,是亲子分离焦虑的表现 。所以新学期开学,幼儿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安抚幼儿情绪 。
幼儿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绪是因为他们对亲近的家人,熟悉的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 。上了幼儿园意味着他们要从父母家人、熟悉的环境中离开,他们的情感依恋也就受到了考验 。这一段时间以来我发现:有的幼儿一开始对新环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 。而随着新鲜感的消失,他们依恋情感会爆发,开始哭闹 。有的孩子一入园就表现为大哭大闹,不肯上幼儿园;有的孩子则整天眼泪汪汪,神经质地自言自语“我要回家,我要妈妈”;有的宝宝不愿意待在教室,甚至找出各种理由离开教室如:“我要小便,我要小便”等等 。这一切的反应都是宝宝对新环境的恐惧及对父母的感情依恋造成的 。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混龄班的教师用了以下方法帮助宝宝尽快适应,请大家分享:
1、在新生入园之前,我们根据孩子的喜好,创设一个让宝宝喜欢的环境 。
2、让宝宝到幼儿园的各处走走,让宝宝认识幼儿园环境,看看哥哥姐姐
在幼儿园的是快乐的,明白每个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在室内放置一些有吸引力的玩具和其它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宝宝一起做游戏,宝宝体验集体活动带来的快乐在家里是没有的,给宝宝介绍班里的小朋友一到二个让他们交上好朋友,小朋友之间很快就会适应熟悉,比适应老师要快,有了自己喜欢的好朋友后,来了幼儿园他们就可以一起玩儿了,在同龄伙伴中招到安全感和归属感,以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