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对自身有什么好处( 二 )


学前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已经成为每个儿童入学前必须经历的一步,也是为小学教育打下良好基石的时候,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学前教育的措施、方法、政策来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以此来提高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建设“和谐、富裕(富强)、民主、文明等”的现代社会主义社会 。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节点,对于学前教育的改革发展更是加深了认识,人们对于重新审视思考学前教育所具备的价值、多元化、综合性的价值所在的关注度更是大大提高 。
学前教育的作用有哪些?学前教育职业价值观是:
教师依据自身和社会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稳定而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也是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建议在职场人在在工作中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而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
学前教育的作用:
1、学前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使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不再依赖于父母的庇佑,让他们学会独立自主 。三到七岁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时候,只有接受正统的学前教育,才会培养他们树立健全的人格 。
2、学前教育可以在幼儿时期就培养学生们对学习的热情,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为他们之后的中小学教育奠定基础 。
3、学前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各种能力 。
4、学前教育可以学生的幼儿时期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逐渐高涨,培养出健康有效的学习方法 。
5、学前教育对一个人的终身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在幼儿时期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就会导致这个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所以说学前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一个人的未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学前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有什么价值?一、学前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
(一)学前教育对于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的重要性
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 。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 。一些研究表明,早期行为、性格发展不良的儿童,在学龄阶段更难适应学校生活,交往困难,厌学、逃学,纪律问题和少年犯罪率更高,成年时期更容易出现情绪、交往障碍和行为问题,有的甚至出现人格障碍,走上犯罪的歧途途 。儿童社会性、人格的健康发展需要成人提供良好、适宜的教育环境 。
(二)学前教育对于人的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研究表明,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学前期还是个体心理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 。
处于学前期的儿童虽然发展迅速,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但是这种发展特点只是说明了婴幼儿具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 。要将这种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需要成人提供适宜于儿童发展的良好环境,尤其是良好的教育影响 。已有研究证明,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发展心理学家哈特和凯姆日尔考察了特别设计的教育方案对1000多名贫困家庭孩子的促进作用 。研究发现,从出生后到学前阶段参加培训的孩子比上学后和在低年级的暑期参加培训的孩子,在IQ(智商)和学业成绩上都提高得更多 。
二、学前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家庭和社会的价值
学前教育不仅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而且对干教育事业的发展、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与进步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
(一)学前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价值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通过帮助幼儿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包括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身体素质以及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态度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备),学前教育有助于儿童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我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历时5年合作进行的“幼小衔接研究”,通过儿童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后半年的连续实验研究发现,对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准备,包括学习适应方面的准备(如培养幼儿小学学习所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对言语指示的理解能力和读写算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等)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准备(如培养幼儿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与遵守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主动性、人际交往能力等),能够使儿童入小学后在身体、情感、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从而顺利地实现由学前向小学的过渡 。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对于基础教育乃至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