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曹操这个人雄才大略的,兵力也很强盛,怎么在汉中之战中,打不过刘备呢( 二 )


可以看到,即便是最后一阶段,刘备也并不完全是据险以守,他仍然保持了较强的进攻姿态,此时的曹操在局部战场上确实是打不赢刘备的!那么为何雄才大略的曹操,在最终胜负还没有完全分出来时,就选择了撤退呢?这不就是主动向天下人宣告自己的失败吗?

感觉曹操这个人雄才大略的,兵力也很强盛,怎么在汉中之战中,打不过刘备呢

文章插图
实际上,这里面主要有两大原因 。
一、确实打不赢
曹操虽然没有大规模和刘备作战,但是各路军队的局部交战是免不了的,很明显,从记载来看,曹军的败绩还是比较多的 。汉水之战中用“空城计”击败曹军算是曹操的败绩,曹军将领王平投降也算是败绩吧,襄樊之战徐晃带领的全是新兵,为何?不正是因为汉中之战时老兵精锐都被刘备给干掉了吗?再结合到后面刘备派刘封挑战,曹操不敢应战,就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刘备军队战力是非常彪悍的,曹操也没把握打得赢,所以一直没有和刘备大规模决战 。
除此之外,其实从司马懿后面的回忆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丝端倪 。
《汉晋春秋》:司马宣王谓夏侯玄曰:“春秋责大德重,昔武皇帝再入汉中,几至大败,君所知也 。
司马懿都说曹操在汉中差点大败,不也就说明曹操当时确实是打不赢刘备吗?
二、后勤问题
曹操的后勤问题非常大!
首先他的军队众多,之前夏侯渊在汉中就有近五万精兵,当然了这个数字是曹魏向东吴吹嘘的,但这个数字不会少太多,一半总有吧?而后曹操又亲率大军前来,兵力肯定是超过五万了 。这么庞大的军队日消耗粮食可并不少,因为他们每天都还有作战任务,体力消耗严重,这就意味着粮食消耗也很严重 。两军相持两个月,消耗的粮食是一个天文数字 。当然了,刘备那边也不轻松,益州也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了 。
其次地理问题 。曹操后勤部队到汉中需要经过秦岭,大家都知道秦岭道路难以通行,运粮极为不便,所以这也给曹军的后勤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 。后来诸葛亮北伐,也是因为粮食难运吃过好几次亏 。
可是曹操家大业大,为啥不持续投入呢?
虽然曹操国力强盛,但是他周边的敌人也是非常多的,他是不可能把国力全部拿到汉中这里来和刘备耗的,况且曹操的内部一直不是很安稳,最近几年数次大规模迁移百姓,早就是怨声载道了 。曹操基本盘太大,不能在汉中这里耗下去了,以免其他地方发生意外,所以他最终选择了主动退出汉中 。
感觉曹操这个人雄才大略的,兵力也很强盛,怎么在汉中之战中,打不过刘备呢

文章插图
结语
综合来看,在汉中之战时,曹操打不赢刘备,其实是很正常的 。曹操实力虽然强大,但仅在汉中这一块,他确实是不如刘备的,刘备的后勤压力也不比曹操小,但是刘备敢于孤注一掷,可是曹操不行,他还有更多的敌人需要面对,绝不能深陷汉中泥潭 。
汉中之战之所以最后刘备胜利,曹操输了,原因好几种,具体本人总结如下
第一,曹操后方不稳,刚击败张鲁打下汉中的时候,就有谋士劝曹操顺便把蜀地一并攻下来,因为那是刘备也是刚刚得到蜀地,立足不稳,被曹操拒绝了,然后以夏侯渊留守,自己回北方处理后方事情去了 。
第二,夏侯渊,张郃,徐晃,郭淮,也是一时俊杰,能力也还可以,但是比起刘备这边实力智谋还是稍逊一筹的 。曹操是后来汉中危机边缘才赶过来的,等曹操来的时候,刘备已经军威打出来了,士气正盛,刘备是以逸待劳 。
第三,刘备这边阵容有点豪华了,也是刘备最豪华的一次阵容了,基本上除了关羽在荆州不在,其他文臣武将都到齐了,特别是军事谋主法正,善出奇谋,军事谋略很强,曹魏那边几个有名的谋士一个不在,夏侯渊也是死于法正指挥之下,诸葛亮军事指挥都在法正之下 。夷陵之战失败,刘备也是很想念法正的 。
第四,曹操是多方作战,多方防御,总体实力比刘备强,但是曹操需要稳固后方,防备北方少数民族,防御孙权,防御荆州关羽,防御汉中刘备,防御西北羌族,在局部达不到足够的兵力智力来对付刘备 。
第五,曹魏即使失去汉中也是无所谓,于实力没有太大的损失,刘备如果没有汉中那是生死存亡,一个顺便打打,一个玩命的打,能一样吗?
第六,就是地形地貌,巴蜀一体,交通也还是方便的,汉中到中原还是不那么方便的,所以刘备打过来的时候,曹操这边救援很久才过来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