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二 )


水 电解实验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反映??为什么电解原理
电解就是将两根金属或碳棒(即电极)放在要分解的物质(电解质)中,然后接上电源,使电流通过液体 。化合物的阳离子移到带负电的电极(阴极),阴离子移到带正电的电极(阳极),化合物分为二级 。电解过程:用电使化合物分解的过程就叫电解过程 。
水(H2O)被电解生成电解水
电流通过水(H20)时,氢气在阴极形成,氧气则在阳极形成 。带正电荷的离子向阴极移动,溶于水中的矿物质钙、镁、钾、纳……等带正电荷的离子,便在阴极形成,就是我们所喝的碱性水;而带负电的离子,在阳极生成 。
添加在自来水里的氯也被排于阳极的酸性水中了 。电解酸性水因为有前置过滤系统、内置抗菌载银活性炭的重重把关,酸性水中是几乎检测不到氯的踪迹 。
电解的原理看似简单,但要快速并且安全生成电解水却并不容易,厂家经过不断的改良,才开始使用安全稳定的钛金属为电极 。
电解水由来
世界上的某些区域与其它地方相较有明显的高龄化现象,人们很少生病,过着健康的生活,平均寿命也比较高,人们把这些地方叫长寿村 。代表地区有:俄罗斯南部的高加索、日本山梨县、巴基斯坦的芬扎、我国新疆吐鲁番、广西巴马等,在这些地区中,超过100岁的老人比比皆是 。世界卫生组织(WHO)及相关机构的科研人员,为了解长寿村的秘密,纷纷前往调查,结果发现健康长寿的秘诀在于饮用优质水 。历经20年的研究,人们终于成功利用电解的方式制造出类似长寿村,甚至更优质的健康好水 。
电解水历史
电解水是目前世界先进国家公认最安全、最先进的水,也是唯一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好水六大标准”的水 。它以自来水为原料,自来水在通过电解水机时,水在电解过程中被功能化 。电解水行业面市至今,已在欧、美、日、韩、台和东南亚等地得到了极大发展 。以日本为例:日本是电解水机的发源地,也是目前发展最好的国家 。
1931年,根据长寿地区的水质特点,日本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解水机 。
1966年日本厚生省(相当于国家卫生部)将电解水机作为医疗器械,并承认它对于胃肠疾病的疗效 。
1994年日本厚生省(相当于国家卫生部)成立“电解水研究委员会” 。
1994年日本癌症防治中心发表报告“自由基是致癌的诱因” 。并证实电解水确实能祛除人体内的自由基 。
目前,日本已有近百家电解水机生产厂家,松下、东京、三洋、日立等著名家电公司都有各自品牌的电解水机,电解水机已成为日本家庭必备的保健家电;台湾七十年代末期引入电解水产品,今天从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品牌推广和市场发育等各方面已经发展成为可以与日本相媲美的地区 。台湾不仅本土市场发育很好,而且成为大量向日本和东南亚输出产品和技术的地区 。
1974年电解水机引入韩国;
1976年引入美国;
1994年,我国开始涉足电解水领域,厂家结合我国地域广阔、水质差异大及污染严重的实际情况开发生产出了更适合我国国情的电解水机 。
1999年,中国功能水研究促进会在北京成立;
2001年,首届“亚洲功能水论坛”在昆明举行,我国的电解水事业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
2004年,我国各品牌电解水机销量增幅近100%;
2005年1月,我国最系统的电解水专著《电解水挑战亚健康》由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2005年7月,中国国际功能水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同年10月,国家卫生部组团赴日本考察电解水发展现状;
2007年3月22日,我国电解制水机行业标准正式出台 。至此我国电解水事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吗?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
电解水通常是指含盐(如氯化钠)的水经过电解之后所生成的产物 。电解过后的水本身是中性,可以加入其他离子,或者可经过半透膜分离而生成两种性质的水 。
其中一种是碱性离子水,另一种是酸性离子水 。以氯化钠为水中所含电解质的电解水,在电解后会含有氢氧化钠、次氯酸与次氯酸钠(如果是纯水经过电解,则只会产生氢氧根离子、氢气、氧气与氢离子) 。
传统电解水制备氢气与氧气:
添加电解质导通电流,将水分子电解解离 。直流电极之负极,析出氢气;正极则析出氧气 。可以利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与氧气,其体积比为2:1 。上述电解质可以是强酸强碱化合之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但是为了避免阳极生成氯气,应以氢氧化钠做为电解质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