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发展阶梯模式有哪些( 四 )


3、一致性原则:主要目标与分目标是否一致?目标与措施是否一致?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是否一致?
4、挑战性原则:目标与措施是否具有挑战性,还是仅保持其原来状况而已?
5、激励性原则:目标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是否能对自己产生内在激励作用?
6、合作性原则:个人的目标与他人的目标是否具有合作性与协调性?
7、全程原则:拟定生涯规划时必须考虑到生涯发展的整个历程,作全程的考虑 。
8、具体原则:生涯规划各阶段的路线划分与安排,必须具体可行 。
9、实际原则:实现生涯目标的途径很多,在作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到自己的特质、社会环境、组织环境以及其它相关的因素,选择确定可行的途径 。
10、可评量原则:规划的设计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或标准,一评量、检查,使自己随时掌握执行状况,并为规划的提供参考的依据 。
基本分类
1、职业生涯规划的期限一般划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 。
2、短期规划为三年以内的规划,主要是确定目标,规划完成的任务 。
3、中期目标一般为三至五年,在近期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中期目标 。
4、长期目标其规划时间是五年至十年,主要设定长远目标 。
五、职业生涯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第一坎:“青黄不接”阶段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很茫然,拿着文凭又没工作经验 。工作俩三年是职业生涯最“青黄不接”的阶段:你既不像毕业生那么“单纯”,又不像有四五年资历的那样能“独当一面”,正处于“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状态,那么这时候你如果跳槽找工作,其难度可想而知 。
第二坎:“职业塑造”阶段
很多人在一个公司里面被当做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 。工作3年后,你就会逐渐步入“职业塑造”阶段,逐渐熟悉组织文化,了解组织内情,建立初步的人际关系网,经过一段时期后,你的“职业性格特点”就暴露出来了:哪些是你特长的地方,而哪些又是你不足的地方,于是你开始进入“职业塑造”阶段,对职业方 向进行合理调整和矫正 。
第三坎:“职业锁定”阶段
到了这个阶段,工作基本上是稳定了 。工作5年左右,随着你对自身优劣势及性格特点的日渐清晰和不断的实践锻炼,你渐渐由“职业塑造阶段”走向了“职业锁定阶段”,开始认定“你是干哪行的 。
第四坎:“事业开拓”阶段
在这个阶段大家要面对的抉择有很多 。工作10年左右,你的“职业”将成为终身的“事业”,意味着你开始从前期“职业阶段”中的技能、经验及资金积累 走向人生事业的开拓历程 。可能你在这个阶段仍然保持着原来的“职业”状态,仍然是每天在为“老板的事业”而奔波,但年龄和阅历已经将你推向了事业发展的起跑线 。并且你跑也得跑,不跑也得跑,你要为自己而跑,你的家庭开始逼迫你为他们着想,你的事业心和成就感都决定了你要开始考虑自我了 。
第五坎:“事业平稳”阶段
有了前面几条做为基础 。工作15年以后,你已经步入“不惑之年”,前期“职业阶段”和“事业开拓阶段”已经为你留下了几多积淀 。在这个阶段,你所需 要的是如何使你的事业能够在平稳的过程中持续上升 。这期间你还要不断地去观察市场、了解市场,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所以你可能会感觉很累、很辛苦,不过你见 的多了,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增大了很多,于是你也就能游刃有余了 。
六、职业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成长阶段(出生——14岁),是一个以幻想、兴趣为中心,对自己所理解的职业进行选择与评价;
2、探索阶段(15——24岁),逐步对自身的兴趣、能力以及对职业的社会价值、就业机会进行考虑,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开始从事某种职业;
3、确立阶段(25——44岁),对选定的职业进行尝试,变换工作,到逐步稳定;
4、维持阶段(45——64岁),劳动者在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维持现状,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5、衰退阶段(60岁以后),职业生涯接近尾声或退出工作领域 。我国专家也提出与之相似的划分方法,即萌发期、继承期、创造期、成熟期和老年期 。
职业生涯设计就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决不只是协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力条件找一份工作,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订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订一生的方向,进一步详细估量内、外环境的优势和限制,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各自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职业生涯设计基本上可以分为确立目标、自我与环境的评估、职业的选择、职业生涯策略、评估与反馈等五个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