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哪种粮食酿酒比较好( 二 )


在农村酿制米酒的方法,都是家代代所传下来的 。我是你舅的爱好者,小的时候去姥姥家拜年的时候 。姥爷都会拿他自酿的米酒来招待我 。我觉得是最好的 美食 了 。米酒的酿制简短而又好学 。只需要简单的几步可以做到了 。
首先,准备好酿制米酒就所需的原料和用具,通常使用糯米作为原料 。用大米也是可以的,不锈钢盆或者塑料,还有小曲子就是土制的酒曲,把淘好的米放进锅里煮熟,或者蒸熟都可以,然后弄出来摊开冷却后,再撒上擀碎的小曲子,(一般一个小曲子配两斤米)充分拌匀,再撒少许的凉白开,然后放进盆里,在中间旋个五六公分的圆孔,便于存酒,盖上盖子密封一天半左右,即可 。这样甜美的米酒就做好了 。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试 。
一、大米酒制作准备材料:
酒曲,大米或江米;
二、大米酒制作方法:
米洗净,加水浸泡6小时 。泡好的米在常压下蒸0.5小时 。蒸好的米淋凉开水冷却至30度以下,转移到盆或保鲜罐中,加入酒曲搅拌均匀、压实,并盖好盖子防止污染杂菌 。酒曲用量为米的干重的0.5%~1% 。于30-32℃保温发酵2天后,加水继续发酵至5天 。用水量约和米的重量相等 。将发酵液过滤 。取滤液,于4℃冰箱冷藏备用 。
三、制作大米酒注意的问题:
酒曲的选择 。酒曲不是很常见,在一些超市或者市场能够买到,不过需要耐心地寻找 。如果想吃醪糟的话,在加酒曲发酵1-2天后就可以食用,不需要再加水发酵了 。在家里制作没有恒温培养箱,如果天气凉的话,需要把做酒的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比如暖气旁边,并在容器外面加毛巾等进行保温 。家庭制作米酒很难无菌环境,所以在醪糟或酒的表面易出现霉点 。一般如果是黑色或白色的霉点或菌丝,都不会影响米酒的口味和卫生,吃之前挖掉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是黄色、绿色、灰色等颜色的霉菌,好就不要吃了 。有的时候酒曲不好也会使米酒污染杂菌 。浸泡米的时间,南方很多地方都要把米泡到第二天,米粒变得发“粉”,就是用手轻轻一捏就碎了 。但是我个人觉得没必要泡那么久,6-8小时足够了,尤其是想吃醪糟的话 。
四、大米原浆酒作用:
大米原浆酒具有显著的食疗 养生 作用,针对一些常见病、慢性病,甚至一些西医无能为力的顽疾难症,有十分特的辅助作用,可谓食疗辅助治百病,助兴风雅又 养生 ,集千古风流与 养生 益寿于一杯 。
文献研究表明给,早期古代的劳动人民种植粮食的目的在于酿酒,并非作为吃饭充饥的食物,因此白酒文化在古代就已经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的谷物类粮食被用来酿酒使用,有高粱、大米、糯米、豌豆、玉米、小麦、大麦、荞麦,甚至薯、马铃薯都被用来作为酿酒的材料 。
而经过一段时间的酿酒总结发现这种“百谷齐酿”的方法并非适用,最终能够胜出的酿酒粮食是被称之为“酿酒皇帝”的高粱,由于高粱的淀粉含量高,果实结构非常适合酿酒,因此被选为了中国白酒酿造的最佳原材料 。至此以后,不同地区的着名优质名酒,开始不约而同地选择高粱为酿造白酒的主粮 。
现代酿酒技术的迅速发展,让高粱作为酿酒粮食的这种独领风骚的局面开始改变,目前,玉米、大米都已经成为了酿酒白酒的首选材料 。小麦糙、糯米绵、大米净、玉米甜、高粱香 。
我们知道富含淀粉的粮食作物均可用来酿造白酒,但是为什么酿出了酒的口感会存在差别呢?道理比较简单,因为不同的粮食各成分含量配比不同,酿造出的酒风味差异很大 。成分含量的不同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还有另外一种因素也是导致酿酒口感存在差别的原因,那就是:粮食的内部结构不同 。
小麦、大麦、豌豆类粮食:此类粮食由于其蛋白质成分过高,因此容易导致杂菌在酿酒过程中的过度生长,产生杂味物质会令人感到不适 。
糯米、荞麦:大家都知道糯米和荞麦的粘性比较高,使用该粮食酿酒容易板结而使糟醅的透气性下降,导致白酒发酵的效率大幅降低 。
大米:大米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酿酒材料,但是由于其脂肪和纤维素含量过高,所酿白酒的口感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
玉米:使用玉米酿酒有一个特点,甜味较高,这是由于植酸含量过高导致;而玉米的脂肪含量也比较高,导致白酒的邪杂味比较重 。
红薯、马铃薯、木薯:薯类粮食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较少,但是果胶含量过高,容易导致杂菌的滋生,影响口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