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粽子是人们纪念屈原的祭祀食品,后来又成为端午节最主要的节日食品,至于为什么把它投向水中,一种说法是给屈原吃的,另一种说法作此投江,以饲蛟龙 。也就是说专门用粽子来喂蛟龙,以免它伤害屈原的身体 。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 。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
粽子的来历与传说故事三
粽子来历的另一种说法纪念台骀
山西民俗学家认为,粽子的来历和古时三晋先民治水的故事有关 。台骀,作为远古历史人物,据山西省历史学者考证,台骀治水从年代上要早于大禹治水,是颛顼帝时代治水官员 。当时台骀为治水患,奔波南北,疏导汾水,一路导水至灵石山头被阻,台骀带领百姓奋战在灵石山头,开山泄水工程异常艰难,人们日夜施工吃住都在山上,挖山不止 。
当时水满为患又无路可通,也没有船只,(禹王治水时也是徒步上下,才有三过家门而不进的故事,据考证台骀治水要早于大禹,台骀治水以汾水为主,是以治水的历史和传说只在山西流传,而大禹治的是黄河,所以大禹的治水足迹和功绩要大于台骀)台骀和他带领的开山百姓每天的饮食来源就成了问题 。
汾河两岸每家都有劳力在随台骀治水,为了保证粮食的按时运送到工地,不耽误和影响人们的饮食保障,人们想出了以水送食的办法,用竹桶和芦叶等包裹食物,以木筏相乘顺流而下,把食物送给下游的治水的人们,途中也有不少食品被水中的鱼虾吃掉 。随着人口的流动,很快(粽子的最早原形)这种食品就传遍了整个汉民族 。
粽子的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
东汉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广东碱水粽 。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南北朝:出现杂粽 。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
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见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 。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菰叶的季节局限 。
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
清代:出现“火腿粽子” 。
茶中的“老古董”,茯砖茶和千两茶我国安化黑茶的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安化黑茶的传统产品有“三尖三砖一花卷” 。三砖是茯砖、花砖、黑砖;三尖是安化黑茶中的上品散茶,分别是天尖、贡尖、生尖 。
三尖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料的老嫩程度不同 。天尖茶的原料要求比较高,通常采用一级黑毛茶,工艺独特,品质极佳 。
一卷即千两茶也称花卷茶 。,千两茶具有“世界茶王”的美称,千两茶的前身是百两茶,之后又衍生出千两、十两,它们统称为花卷茶 。
茯砖和千两茶都是安化黑茶的传统产品,而且它们各具特色 。一定要说哪种茶更好,传统千两茶一般采用的原料要比茯砖茶更好,而茯砖茶内含有有金花(冠突散囊菌),更适合日常茶饮用,而且养生效果好,千两茶由于其粗犷古朴的独特外形,更适合收藏,随着岁月沉淀,韵味无穷,价值愈高 。正在苏宁众筹发售的湖湘浩茗千两茶饼,就是由千两茶锯成的茶饼,既方便日常的饮用,也适合收藏和展示 。
茯砖因为三伏天制作,所以又称“伏茶”,传统茯砖茶一般采用二、三级黑毛茶进行制作,蒸软、压制、冷却包装后放到专业发花的培育车间,进行40天的发花之后才算成品茶,而如果茯砖茶内没有“金花”,则算不上茯砖茶 。
千两茶一般采用二级黑毛茶为原料,包装材料从外到内依次由楠竹篾篓、粽片、蓼叶组成;楠竹必须是新鲜的,篾篓必须要韧性良好,在制茶现场现编现用、能在反复压滚、紧绞的情况下不裂不断;粽叶具有良好的防潮防腐的性能;蓼叶包物能保持茶叶的清香 。压捆完好的茶卷,放置晾置棚内,日晒夜露49天,达到自然干燥,这就是完整的千两茶工艺 。其外形篾篓花纹成花格状,古朴秀雅,显示着土生土长的地方特色,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
- 谢霆锋和高圆圆演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 税点有什么区别吗 含税价和不含税价怎么计算公式
- 如果后期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能打的过张三丰和扫地神僧的联手合击吗
- 澳大利亚梗小犬图片
- 粽叶叫什么
- 奇瑞路虎和路虎的区别是什么
- 铝合金和合金一样吗
- gl8es和普通版本区别是什么
- 井式炉,井式炉和网带炉有什么区别
- 麻将规则和打法,成都麻将初学者的基本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