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怎么写,新闻短评应该怎么写( 三 )


③对比式 。就是主体部分的事实材料及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相互对照的,通过对比的手法论述论题和观点,有力地证实某一论点的正确或谬误 。2005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发表的《在磨砺中成长》,主体部分在重点叙述洪战辉自强不息、顽强奋斗的先进事迹,评价其崇高的道德品质的同时,也对目前一些大学生消极无为的思想和言行做了边述边评 。这恰恰与洪战辉的思想行为形成鲜明对比,并使这篇论文的主体内部构成对照的关系 。
(2)曲折生动 。所谓曲折生动,是指评论的主体安排应该呈现出正正反反、起起伏伏的结构,要有疑问、有辩论,有迁回、有悬念,使论证的过程能充分调动起受众的情感心理 。
评论《扬起企业品牌之帆》卞体部分的前两个层次先从值得称道的方面肯定了我国一些企业品牌自主创新的影响力和“老字号”企业品牌所赋予的时代内涵,提出了创造知名品牌、推进品牌战略的重要意义 。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指出目前我国在自主品牌创新方面的种种缺陷与困境:“中国可谓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却不是‘制造强国’ 。……”看到了困难与不足,我们该
拿出什么样的态度与行动呢?文章又明确提出:“我国企业成长不但要有量的
增长,更要有质的突破 。”下文便又结合这一观点,从“必须着力自主创新大力培育企业自主品牌”、“营造良好的创立自主品牌的社会环境”两大方面论述自主品牌的培育、创立与氛围的营造 。这是评论者提出的解决策略,这一策略能否实施?评论者并没有顺水推舟地去写,而是审慎地提出:“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培育自主品牌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无论是政策配套、资金支持、产学研协作,还是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我们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总之,从这篇例文的主体构成L看,行文虽流畅自然,但仍不失波澜起伏、曲折生动 。
4.耐人寻味的结尾新闻评论的结尾是对全文的自然收束,要简明精辟、自然流畅 。新闻评论写作既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画蛇添足 。选择什么样的结尾方式,必须根据评论的思想内容和论证的需要 。通常情况下,新闻评论的结尾方式主要有总结式、点睛式、展望式 。
(1)总结式 。就是结合上文的评述内容总结一下全文,以加深受众对全篇评论的总体印象 。《在磨砺中成长》的结尾是:“近日,教育部发出通知,号召广大学生向洪战辉学习 。洪战辉的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崭新精神风貌,他身上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其中如何面对挫折和苦难,应该成为青年特别是青年学子重点学习的必修课 。”这个结尾就是针对上文的详细述评所作的概括总结,这一总结无疑对新闻当事人及其事件起看强化的作用 。
(2)点睛式 。就是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有人说,新闻评论就是画龙点睛的文章 。它的“睛”有时并不在脸上,而在尾巴上 。而这种点睛之笔,或者是在结尾处明确观点,或者是对主体内容的突出与深化 。
(3)展望式 。就是在结尾针对上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做承前启后的预测、展望或号召 。评论《文化产业呼唤“中国创造邹,其结尾就是一种展望式的收束:“两个星期以前,神舟六号在浩瀚的宇宙空间中写下了雄壮的‘中国创造’,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高新科技与自主研发的实力 。今天,文化产业的崛起也期待着更多的‘中国创造’ 。”
当然,文无定法 。新闻评论的结尾也是要依据论题本身的特点及布局谋篇的需要来收尾的,要因文制宜,切不可照搬套用 。

新闻评论怎么写,新闻短评应该怎么写

文章插图
新闻评论稿格式怎么写新闻评论的文体结构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基本是一致的,它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个部分,而在具体写作新闻评论时,各个构成部分又有其独特的写法 。
新闻评论的标题既可以标明论题的对象和范围,也可以直接提出评论的观点和主旨;总的要求是生动活泼、言简意赅,使标题成为引人耳目的招牌 。
新闻评论的导语,即开头部分、引论部分 。导语的设计应始终以受众为着眼点,总的要求是:要把最能吸引受众兴趣、最能引起受众关注的事实、观点或问题放在前面 。
新闻评论的主体就是本论部分,它担负着承上启下、组织论据证明论点的任务 。主体写作要求做到既要结构严谨,又要曲折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