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是什么东西,舍利是什么意思( 三 )


这种非身骨的舍利,现代人也有得之者 。如燃灯供佛,心诚至极,会感应道交,在灯花中得到舍利,这就是佛教中称为“灯花报喜”的现象 。印光大师的皈依弟子杨佩之(慧潜)居士就曾在灯花上得到舍利 。1947年,苏州灵岩山寺印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印公亲书?静公讲义》,恰逢大势至菩萨圣诞日,灯降舍利,在灯盘中发现一颗较大的舍利,精莹洁白,若水晶珠一般 。这种灯降舍利的现象,平时也有发生,从四月至七月份,共在灯盘中得到四大五小九颗舍利(见该书了然法师“刊书因缘感应记”) 。印光大师说,这是因为“精诚之极,佛慈加被,为之示现者”(《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复杨佩文居士书》)可见,这不是凡情所能妄测的 。
通常,舍利主要是指高僧们荼毗后烧出的结晶体 。这种结晶体,坚固如金刚,
闪闪发光,形态各异,有舍利珠、舍利花、舍利块、牙齿舍利等;色彩也不一,常称为“五色舍利” 。例如最近圆寂的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五台山净如法师,荼毗后发现有各色舍利5000余颗,颜色以黑色为主,也有白色,红色,银色,蓝色等 。据美国宣化上人开示,白色的,乃是骨舍利;黑色的,乃是发舍利;赤色的,乃是肉舍利 。又:“舍利有两种,一为全身舍利,如多宝佛舍利 。二为碎身舍利,如释迦牟尼佛之舍利 。又有生身舍利和法身舍利二种 。生身舍利是由戒定慧所熏修 。法身舍利是一切经卷 。”(宣化上人讲《妙法莲花经浅释》三卷第三三四页) 。我们一般所说的舍利,单指生身舍利而言 。
舍利是什么,固然非凡情所能测度,但舍利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生身舍利与法身舍利(经卷)一样,具有弘法的价值 。本师释迦牟尼佛涅盘后,他的生身舍利被摩揭陀国、释迦族等八国分成八份,建塔供养 。至公元三世纪,阿育王取出,分送全印度各地,建塔八万四千,佛教大兴 。前几年,在我国陕西扶风法门寺发现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指骨舍利),乃是世界佛教界的一件大事,对于佛法的弘扬有重大意义 。世尊示寂后,为什么要留下舍利?这是很有意义的问题 。在《法华经 。如来寿量品》中,世尊亲口说:
众见我灭度广供养舍利
咸皆怀恋慕而生渴仰心
众生既信服质直意柔软
一心欲见佛不自惜命身
由此可知,佛陀和高僧大德们留下舍利,能使我们怀恋企慕而生渴仰之心,信顺佛法 。佛本来无生灭,之所以灭度而不久住于世,乃是一种方便示现,是为了避免众生升起依赖心,甚至升起厌烦懈怠的心 。《法华经》云:“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恣,而怀厌怠 。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 。”佛示现灭度后,留下舍利,让众生建塔供养,便是令众生供敬难遇之想,睹舍利而思见佛,乃至“一心欲见佛,不自惜身命”,由此而勇猛精进地修行 。如果我们至诚恭敬供养佛的舍利,便会感应道交,感佛现身 。这在古今,都不乏其事证 。《法华经》上佛自言:“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我时语众生,常在此不灭,以方便力故,现有灭不灭” 。并劝“汝等有智者,勿于此生疑,当断令永尽,佛语实不虚” 。隋朝时,天台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忽入定中,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慧思大师印证:“非汝莫识,非我莫证” 。此事可为证明 。
供养、瞻礼舍利出现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 。印光大师举了一个例子:隋文帝未作皇帝前,有一位印度僧人送给他几粒舍利,等他登基做皇帝后,发现舍利变成几百颗之多了 。又如阿育王寺的舍利塔,可以捧在手上往里观,各人见到的景象不一样,舍利的大小高下会转变的 。舍利的种种灵异,可谓“神变无方” 。这种种灵异神变,具有不可思议的弘法价值 。瞻礼舍利,人各蒙益 。印光大师说舍利的灵异现象,乃是“佛菩萨欲令一切见闻者,深植善根,特为示现”(《印光法师文钞》) 。所以,佛教的舍利,是不可以凡情世智妄测的 。
但舍利的产生,是由于修行人的道力,这是确定无疑的 。因此之故,舍利可以“证信”,证明修行人戒定慧的成就 。印光大师云:舍利,“乃修行人戒定慧力所成,非炼精气神所成 。此殆心与道合、心与佛合之表相耳”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复郦隐臾书》)所以,勤修戒定慧的修行人在圆寂荼毗后,往往能在骨灰中筛出许多舍利 。至于道力精深的高僧,他们的舍利,还会表现出种种神异现象 。如印光大师生西百日后荼毗之时,烟白如雪,并现五色光 。火后“检骨色白、质坚,重如矿质,触之作金声 。顶骨裂五瓣,如莲华 。三十二齿全存 。发现舍利无数 。其形,有珠粒,有花瓣,有块式 。其色,有红、有白、有碧、有五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