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和同理心有什么区别( 二 )


A+1: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想对方之所想,急对方之所急;能够使人不知不觉地将内心的想法,感受说出来;能够让人觉得被理解,被包容;能够用心倾听;在安排事务时,尽量照顾到对方的需要,并愿意做出调整 。
A+2: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和体谅别人,并以此作为工作依据 。有优秀的洞察力与心理分析能力,能从别人的表情、语气判断他人的情绪 。投其所好,真诚,说到听者想听,听到说者想说;以对方适应的形式沟通 。
同理心的培养可以分为四个主要步骤:
1.先倾听自己的感觉 。同理心的起始是先倾听自己的感觉,假如无法触及自己的感受,而要想体会别人的感受,就太难了,因为这个领域对你来说还是一片空白呢!因此,首先你必须能把自己调整到可以发掘自己的感受,能体会这些感受 。
2.表达出自己的感觉,重要的是选择表达感受的方式 。
3.倾听他人的感觉 。一旦你自己的感受与表达方式不再干扰你倾听别人后,你才能开始练习体会他人的感觉;可以帮助你找出别人感受的线索很多 。
4.用体谅来回答他人的感觉 。最后,你一听到别人的感觉就会发出某种反应,并能让对方认为你听进去了,且能体会他的感觉 。因此,倾听自己以找出自己的感受、表达他们、与体会他人的感觉并与之起共鸣,是同理心发生的四个过程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同理心 百度百科-同情心
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区别是什么?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区别是,同情心,是认知到别人的痛苦,从而引起恻隐之心,同理心,是能够感同身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实际感受到他人的痛苦 。当听到他人遭遇不幸时,有同情心的人会说,我真的替你感到难过,但是有同理心的人却会这样说,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我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感觉 。
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内容
同理心是牵涉两个人的互动过程,必须认真地倾听,而且了解,接纳对方的感觉,这是一种认同他人体验的态度,同理心是一种关心与爱的艺术,是高情商的表现 。
不过,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育出来的 。英国心理学家提出了两点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发展同理心,不嫉妒,不攀比,在和孩子的玩耍中,父母可以有意将这些引入游戏中,加深孩子的体会,这对孩子情商的培育是有很大帮助的 。
同情心,首先是指对某事如另一人的感情的觉察与同情感,同时也指这种感情的表露,这是同情心的基本含义和初级层面,人人都应该具有不同程度的同情心 。
但同情心又是一种才能,往往指培养成能与他人感情起共鸣的一种才能,而这种感情不必一定是悲伤 。这是同情心的引申含义和高级层面 。
【同情和同理心有什么区别】同理心亦译为设身处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