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鱼怎么养( 二 )


一、调整温度、适应水质
1.将运回的锦鲤连同包装袋一起放入隔离水池或隔离水族箱里锦鲤在包装的时候 , 鱼商会使用2层或3层的塑料袋包装锦鲤 , 并充入纯氧 。锦鲤到家以后 , 不要急于将锦鲤拆包放入鱼缸中 , 应拆掉1层或2层的塑料袋 , 只保留最后一层塑料袋 , 并使其漂浮在隔离水池中40分钟-1个小时 。在此期间 , 如发现袋内缺氧 , 应重新加入氧气 , 并每隔十分钟 , 转动一次袋子 。
2.打开袋子 , 灌入原包装水体总量1/3的含有0.3%盐度的池水 , 打氧或吹入空气后 , 扎紧袋口 , 继续浸泡袋子10分钟放鱼前 , 池水中要加入粗盐 , 盐度的增加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 。一般先投入0.3%的盐 , 12小时后 , 再增加到0.5% , 24小时后 , 最终增加到0.7% 。
二、鱼体消毒、投放药物
1.10分钟后 , 待包装袋内外水温度无温差时 , 将鱼捞出、放入含有20PPM浓度的高锰酸钾水中进行2-3分钟消毒处理 , 直接将鱼放入隔离水池 , 同时弃去原有袋中的水和塑料包装袋 。
即使外表看起来十分健康的锦鲤也或多或少有一些病原体 。常用消毒药液为20PPM浓度高锰酸钾溶液 , 对鱼体进行药浴 , 一般药浴时间为2-3分钟 。通过此消毒手段 , 可以有效的杀灭鱼体表面和腮部携带的细菌 , 控制病原菌进入隔离水池 。如果在此期间发现部分部位出现明显的受伤情况 , 应进行特殊处理 , 如涂抹药物 , 注射抗生素等 。
2.观察半小时 , 在此过程中 , 有些锦鲤会因不适应现有的池水而出现跳跃的情况 , 一般在30-60分钟后 , 跳跃的现象会停止下来 , 并平稳的游动 。
抗生素 , 可选择水溶性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等)全池均匀泼洒 , 剂量按照说明书的介绍使用 。
全池均匀泼洒水溶性维生素C , 连续投放3天 , 剂量按照说明书的介绍使用 。维生素C在锦鲤体内参与多种生理过程 , 对维持锦鲤的正常生长和增强其对应激和病原体的抵抗力十分重要 。尤其在提高锦鲤对环境应激和病原体抵抗力方面的有效性已广为认知 , 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 是对抗应激反应的重要药物 。
锦鲤鱼的形态特征
锦鲤体格健美、色彩艳丽、花纹多变、泳姿雄然 , 具极高的观赏和饲养价值 。其体长可达1-1.5米 。
锦鲤由不同的色彩、图案和鱼鳞来区分 。其中蝴蝶锦鲤是于20世纪80年代才培育成功 , 以长而平滑的鳍而出名其实际上是由锦鲤和亚洲鲤鱼杂交而成 , 并不是真正的锦鲤 。
锦鲤的色彩包括一到三种颜色 , 其中包括:白、黄、橙、红、黑和蓝(一种由于鱼鳞下黑色所呈现的浅灰色阴影) , 颜色成无光或有光泽的 。尽管图案有着无尽的变化 , 但最好的图案是头顶的圆形小斑点和背部阶梯石状的图案 。鱼鳞可以有 , 也可以没有大或小或者有皱褶 , 如同“钻石”一般 。
锦鲤鱼的生长习性
杂食性 。锦鲤生性温和 , 喜群游 , 易饲养 , 对水温适应性强 。可生活于5-30℃水温环境 , 生长水温为21-27℃ 。
锦鲤怎么养锦鲤的养殖方法:
1、鱼种选择:应选择鱼体健康、无伤、无脱鳞和其他疾病 , 鱼体光亮、颜色多样、界限分明的鱼种 。色彩方面是锦鲤最直观的体现 , 选择时以鲜明、艳丽、斑纹清晰、边缘整齐、光彩夺目者为上品 , 至于斑纹方面 , 可视个人爱好选择 。
2、饲养密度:鱼池密度一般的放养可参照鱼池放养锦鲤的密度表 , 水簇箱密度一般60厘米×30厘米×15厘米可放养体长15厘米~20厘米的锦鲤6尾 , 90厘米×30厘米×50厘米可放养8尾 , 110厘米×30厘米×50厘米可放养10尾 。
3、饵料投喂:锦鲤是杂食性鱼 , 最好投喂人工合成颗粒、饵料、豆饼、菜饼、面包屑、鱼虫、蛤、蟹肉、芜萍 , 浮萍等均可 。最好定时投喂饵料 , 避免使鱼产生应激反应 。
锦鲤养殖注意:
1、新缸不要太快放锦鲤鱼
即使用上了最好的硝化菌 , 也要待至第三天才可放锦鲤鱼 , 过早放锦鲤鱼只会百害而无一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