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韩信完全可以和在垓下之战前那样,拥兵自重,两不相帮 。最终的结果,韩信会招致两家的仇恨,即便两家暂时委曲求全,日后韩信还是难逃秋后算账 。

文章插图
性格上有缺陷
在汉四年时,韩信仅凭一批老弱残兵连下齐地七十城 。有纵横家之称的蒯通趁机劝说韩信在此时拥兵自重,以图三分天下 。
韩信闻言是极力反对 。
不久,不放弃的蒯通再次劝说 。
韩信开始犹豫,不忍背汉,又自以功多,再次拒绝蒯通的建议 。
汉十一年,淮阴侯韩信被杀死在长乐宫钟室,罪名为谋反 。临死前长叹,悔不用蒯通之言 。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韩信思绪过于缜密,以至于落入到了左右难以抉择的犹豫境地 。
还是在汉六年时,遭逢选择困难的韩信在陈平和刘邦联合设定的“假巡云梦”之计中经历过 。韩信的表现为自疑不安,一味审查自身的问题,将问题局限在小范围之中,而不是像刘邦在彭城大战后一样,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 。这样更加使得韩信趁火打劫,逼迫刘邦任命自己为假齐王的事件,惹怒了刘邦 。
如果仅仅如此的话,韩信也不会落地身首异地的下场 。

文章插图
韩信还有一个弱点,那就是恃才傲物 。这种性格在上文中刘邦与他的对话之中也可以看出 。这种只是在言语上的狂放,对于无赖皇帝刘邦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反而会让刘邦觉得两人是彼此坦诚相见的表现 。
可是,如果放在其他将领的身上,就不会收到韩信自认为高人一等的尊敬,只能是更加让一干将领觉得与韩信无法融洽的相处 。
之后,他越是如此离刘邦为首的政治军事中心越远,成为了一个身负大功,胸有丘壑的孤家寡人 。后果是,失去了他造反必须拥有的各方支持 。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 。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所以,韩信如果真的起兵造反,向西一路攻入长安,取代刘邦的位置,既需要克复自身的弱点,还需要不断吸收刘邦的优点招揽各种人才,更要在短时间内安抚好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供应链,提供士卒马匹以及最为重要的粮饷,而这些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刘邦或项羽遗留给他的时间不会很多 。
也就是说,最终韩信也是只能叛逃到匈奴 。
当时的韩信若是想要造反,肯定是可以成功的,因为当时的形势是对韩信有利的 。

文章插图
韩信拿下齐国来的时候,他拥兵三十万 。那时候也是韩信最为鼎盛的时候,除了齐国之外,韩信还拿下来了魏国、代国、赵国和魏国 。
这样的韩信,是名副其实的战神,连项羽都对他忌惮三分 。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项羽只有十万大军了,他这十万大军,正好对付刘邦的二十万大军,两个人项羽相对来说占据优势 。
若是韩信去帮助刘邦,项羽必败无疑 。
因此说项羽是忌惮韩信的 。

文章插图
为了不让韩信来帮助刘邦 。项羽也学刘邦,开始用说客了,要知道这是项羽平生唯一一次使用说客,他派了武涉说服韩信 。让韩信自立为齐王,然后韩信、项羽和刘邦三个人三分天下 。
在这种情况下,韩信若是真的起兵造反,他当然能够成功了 。
毕竟得到了项羽的支持,若是刘邦不同意,项羽就会和韩信联合起来,把刘邦给干掉 。所以说刘邦肯定是同意的 。
韩信也是肯定是可以成功的,他当王是没有问题的 。
但是,若是想让韩信,干掉刘邦和项羽,然后统一天下,这个还真的有点难 。
因为韩信可以打败项羽和刘邦中的任何一个,但是,若是他们两个联合起来,韩信也就无可奈何了 。

文章插图
因此可以得出,若是韩信造反,当个齐王和刘邦与项羽平起平坐,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若是让他自己统一天下,赢得概率很低 。毕竟他身边没有什么像样的谋士,也没有刘邦那样强大的后勤 。
事实上刘邦是没有起义的,因为他觉得刘邦不会杀他,毕竟他为刘邦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劳 。
可以说大汉三分之二的国土,都是人家韩信打下来的,刘邦怎么可能杀韩信呢 。这就是韩信的想法,因此,他也没有答应项羽自立 。
- 第一届奥运会是哪一年,中国举办第一次奥运会是哪年
- 长安逸动plus一年后车主感受 2022款长安逸动plus怎么样
- 耶鲁大学在哪个城市
- 朝鲜世界杯最好成绩是哪一年,朝鲜球队世界杯最好成绩
- 读数和写数都从什么位起,小学一年级数学读数和写数都从什么位起
- 钱塘江在哪个省哪个市,钱塘江在哪里
- 暗黑3 守财奴箱子 暗黑3守财奴正确的箱子在哪
- 2021年出了几款手机 回顾这一年 聊聊2021年印象最深的几款手机图片
- 南京二手货架批发市场在哪
- 龙门石窟在哪个省份,龙门石窟位于哪个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