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纯属个人感受,不知道大家的歧视是怎么产生的,欢迎讨论 。
“奥地利心理学家A·阿德勒认为,人的总目标是追求‘优越性’,是要摆脱自卑感以求得到优越感 。具有优越感的人,常常容易以不适当的方式(如高傲、固执、自我欣赏等)表现出这种心理状态 。”
上面这段话是我从百度百科抄过来的 。其实“优越感”这种东西我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 。当你非常相信你所喜好的事物优于别人喜好的事物时,自然你在心理上会有一种“优越感”,再极端一点你甚至会去“鄙视”与你喜好不同事物的人 。
而所谓“ 游戏 鄙视链”,虽然不同平台跟 游戏 类型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互相鄙视的人 。但也不排除有人全平台制霸的嘛,比如我就是这样的 。
以我的经验来看,游戏 鄙视链不仅分平台,对于个人来讲还分阶段 。不同的阶段鄙视的东西不仅不一样,也许还自相矛盾 。
比如,我最初玩网游的时候鄙视那些充钱的玩家:“玩个 游戏 还充钱,浪费!” 。当我成为氪金玩家之后,我又开始鄙视那些不充钱的玩家:“玩 游戏 还想不花钱,活在梦里吧?!”
后来接触了一些优秀单机,我发现周围的朋友居然都不喜欢,我就开始鄙视他们,这么优秀的 游戏 根本就是艺术!你们那些网游刷刷刷,有什么意思?真是没见识!
当然,单机还有正盗版之分 。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单机 游戏 要花钱买的时候,感觉非常的诧异,为什么玩个单机 游戏 还要买?直接下下来玩不就行了吗?(那时候也并没有足够的钱去买大型单机 游戏 )
我还多次在某些 游戏 网站比如 电玩巴士 上,跟许多正版玩家展开争论:“ 游戏 又不是我破解的?别人破了我下下来玩怎么了?呸!正版侠!”
但当我开始有了正版意识并且“从正”之后,看着盗版玩家开心的截图分享我刚买的 游戏 时,我又发自内心的有种不爽的感觉 。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却真的对盗版玩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鄙视” 。
另外平台之间的鄙视,在鄙视链中也是动态变化的 。以我为例,大体变化如下:
主机与PC
当我没有主机时,期待“主机独占 游戏 ”能上PC,并且在鄙视“主机狗”的同时喜欢喷一喷:“某些独占 游戏 也就那样!还掉帧!” 。
而当我跟风入了主机之后,最讨厌看到两件事:一是某“主机独占 游戏 ”又上了PC、二是“无机酸” 。
手游
在手游刚出现,或者说刚开始火起来的那段时间 。我听到:“手游全部都是垃圾!”这种话,是赞同到不能再赞同的 。
可当我为《阴阳X》以及某款《火X忍者手游》氪金上千之后 。我再听到:“手游全部都是垃圾!”时则会客观的说:“哎,手游其实还是挺好玩的,又还方便 。就是太坑钱了 。”
综上所述,其实很多时候所谓“鄙视链”并不是固定存在的 。精细到某一个人,也许他对不同 游戏 或平台的鄙视也是动态变化的 。而“鄙视”和“优越”的存在本身是一种人类的本性 。出于不了解,所以鄙视 。因为鄙视所以又不愿意去了解 。这就让某些人永远鄙视着某样东西 。
当然,某些出于“特殊原因”而被鄙视的 游戏 或者行为,比如:抄袭、开挂,不在我论述的这个范围当中 。
最后,我现在几乎什么平台都玩,那我有没有鄙视的 游戏 或者平台呢?
有,比如网页 游戏。
杨教授才不管你玩的是【黑魂】还是【渣渣灰】呢,全部抓起来给我电!
也许这种鄙视链真的会存在吧,不过大家玩 游戏 都是为了获得快乐,其实玩什么并没有什么孰优孰劣之分的,当然,这仅仅是从心理层面来讲的,各个 游戏 本身的品质还是会有很大的区别的,当你把一款更优质的 游戏 摆在你鄙视的人面前时,你觉得他不会被吸引吗?如果...这也无法说服他的话,你可以发给他这张图了 。
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 游戏 史吧 。
一、童年启蒙—PC单机和小霸王并行
当时好像是小学一年级吧,家里就购入了一台电脑,在那个时代电脑可没有现在这么普及,而我很庆幸的,又有一个“懂行”的老爸,D盘里有20款左右的单机 游戏 (现在想想好像是盗版),什么侠盗飞车罪恶都市,真三国无双3,cs1.5......毕竟当时太小,现在看来当时的自己是真的没品位,好像有很多优秀的作品甚至都没被我记下来,隔壁邻居的小伙伴家里有一台小霸王 游戏 机,插卡的那种 。当时觉得哇塞,这不比电脑好玩多了 。而且还可以和小伙伴互动,真的其乐无穷 。
- 为什么巧克力吃起来很苦
- 为什么巧克力对狗来说是致命的
- 为什么巧克力会变白
- 为什么说维生素C吃错会变成毒药
- 为什么巧克力会生虫
- 为什么世界各国的国旗从来都不用紫色
- 为什么巧克力加热会出油
- 为什么巧克力那么好吃啊
- 为什么巧克力要叫巧克力
- 韩国电风扇阿姨韩慧景去世为什么整容会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