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是什么意思( 二 )


公历和阳历是什么意思
阳历就是我们现在官方采用的
阴历
中国的阴历 , 又称农历 , 大家应该都很熟悉 。很多的传统节日 , 像春节 , 中秋都是阴历的节日 。不过 , 若是问起阴历的规则 , 怕是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多数人知道初一是新月出现的那一天 , 月圆的那一天则在十五左右 。不少人也知道二十四节气在阳历的每月中大概的日期 。再细节的概念如闰月对大多数人则不甚了解了 。本人经过一番查找与阅读 , 终于对阴历的规则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此愿与大家分享 。
首先阴历以月为基本单位 , 一个月以新月出现的那一天为始直至下一个新月出现的前一天 。由于月亮公转的周期介于29到30天之间 , 阴历的一个月也就由新月出现时刻的早晚或是29天或是30天 。大月为30天 , 小月为29天 。与阳历不同的是 , 大小月在不同的年中不固定 。如春节的前一天常称为大年三十 , 但有不少年如2000年的阴历十二月只有29天 。由于十二个月的时间较阳历年即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短11天左右 , 为了使阴历年与阳历年保持相对稳定 , 每隔两三年就需要加入一个闰月 。大约每十九年要加入七个闰月 。而二十四节气则是由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确定的 。以每年的冬至为始 , 每15度为一个节气 。是故二十四节气在阳历的每月中有大概固定的日期 。古时以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 , 这就是阴历又称农历的原因 。其中阳历下半月的十二个节气又称为中气 。中气出现的时刻和闰月的确定有直接的关系 。
中国阴历的计算有下列几条规则:
所有新月和节气出现时刻的计算以北京时间为准 。现北京时间为东经120度即东八区标准时 。但计算1929年以前的阴历时应以北京即东经116度25分的当地时为准 。此条规则用以区分中国阴历和其他类似阴历如日本阴历 。
一天始自夜里零时 。尽管旧时的子时相当于现今的23时至1时 , 但是子时的上四刻属于前一天 , 下四刻才属于新的一天 , 所以和现今一天始自零时的定义是一致的 。
新月出现的一天为一个月的第一天 。如某个节气的出现时刻也在这一天 , 则不论该节气的出现时刻是否比新月晚 , 一律算落入新的一个月中 。
每年的冬至总是出现在这年的阴历十一月中 。
从一年的冬至后一天起到下一年冬至这一天止的这段时间中 , 下称其间 , 如有十三个新月出现 , 则其间要加入一个闰月 。需要加入闰月时 , 其间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为闰月 。因为其间只有十二个中气 , 所以其间至少有一个月没有中气 , 也存在有两个月没有中气的可能性 。但这种情况下只有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为闰月 。闰月的前一个月为几月则该闰月称为闰几月 。
以上所列的阴历的计算规则是在清朝顺治年间 , 即公元1645年 , 开始采用的 。以上规则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理论上完全以天文观测为依据 , 其中没有任何数学关系 。这和阳历 , 即格里历 , 完全是由数学关系确定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 , 具体到未来阴历的计算 , 仍然需要月亮与地球运动的数学模型 , 而且精度高的这种数学模型相当复杂 , 在没有电脑的情况下 , 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推算出精确的阴历来 。而阳历的数学关系则非常简单 , 是不是闰年很容易计算 。这又形成了另外一种鲜明的对比 。
公历是什么意思?
公历的标准名称为格里高利历 , 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 。
简单说久是阳历 。
阳历是太阳历的简称 , 这种历法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有关 , 与月相无关 。格里高利历为西方的历法 , 并非中国所创 , 故又名“西历”(是相对于中历而言) 。
公历是什么历?
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 , 又称格列历 , 通称阳历 。“阳历”又名“太阳历” , 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 , 为西方各国所通用 , 故又名“西历” 。中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 , 故又名曰“国历” 。为与中国旧有之历相对称 , 故又名曰“新历” 。1949年正式规定公元纪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