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酒的讲究有哪些( 二 )


现在每年的清明上坟、祭祖时 , 都要带上酒和肉 , 以表达对死者的衰思和敬意 , 这是炎黄子孙共有的习俗 。而其他一些重大节日 , 也要在祖先的灵像前 , 放一杯酒 , 一些碟菜 , 还要插上蜡烛 , 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 , 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 。
用酒祭祀年代久远 , 代代相承 。一直以来祭祀用酒非常讲究 。今年的“国之大典”的祭孔 , 用酒用得就是中国白酒第一品牌五粮液 , 五粮液“清而不薄 , 厚而不浊 , 甘而不哕 , 辛而不螫”(辛弃疾) , 将中国酒文化和儒家文化融会贯通 , 创造了中庸和谐、积杂成醇的文化理念 。用五粮液酒祭孔 , 也正是继承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
在漫长的岁月演变过程中 , 可能祭祀的形式和模式不断地改进变化 , 但有一点是始终如一的 , 那就是对粮食作物的重视和使用 。五谷杂粮就是天地精华元气的象征 , 祭祀后人把粮食摆上供桌 , 把用粮食酿造的酒液洒向土地 , 礼纯情真 , 谓之大气 。
随着酿酒业的日益发展 , 酒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用物 , 酒事活动也随之宽泛 , 经过历史的发展沉淀后 , 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礼仪 。但从古至今 , 酒在祭祀的这个风俗中始终举足轻重 。与其说一些酒的风俗来源于酒 , 酒丰富了这些风俗 , 譬如用酒祭祀和祭祀用酒 , 还不如说 , 酒的风俗折射、演绎和尊崇着尘世间的文化规则 。
上坟敬三杯酒敬给谁?一敬天 , 二敬地 , 三敬老祖宗 , 共三杯 , 为的是求得好运一敬天 , 二敬地 , 三敬老祖宗 , 共三杯 , 为的是求得好运 。
中元祭祀“三杯酒”
“一杯敬天地赐福 , 一杯敬亡魂安息 , 一杯敬先人保佑” 。
1、 清明祭祀就是孝顺祖先
清明是即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 。清明祭祀很重要 。在中国或者说在华人眼里 , 祭祖是和孝道绑定在一起的 。若是不参加祭祖 , 就是一个不孝顺的人 , 一个忘记祖先的人 。
清明拜山指的是扫墓的意思 , 江南及南方诸多墓园在山上 , 故称为拜山 。北方通称为扫墓或上坟 。
2、 清明节扫墓有民族之分吗
清明扫墓 , 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 是我国最大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因此我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不过提醒朋友们也有些民族会在其他日子里进行类似活动 。
3、 清明扫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习俗 , 祭扫的顺序是首先要先扫墓 , 就是将墓园打扫干净 。
其次是祭祀 , 这一程序很关键 , 一是寄托哀思 , 二是与先人相感 , 因为山有灵而无主 , 先人有主而无灵 , 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灵气 。这就是风水 。
扫墓时 , 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 , 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 , 再将纸钱焚化 , 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 ,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 , 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 , 让他人看了 , 知道此坟尚有后人 , 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此后围坐聚餐饮酒;也可放风筝 , 甚至互相比赛 , 进行相关活动 。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 , 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 。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 , 戴在头上 , 谓“清明不戴柳 , 来生变黄狗” 。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别…
4、清明扫墓越早越好吗
这里涉及的是两个时间问题:
其一 , 是清明节当日扫墓还是前后时间均可?越早越好吗?只要在清明节期间均可 , 看自己方便 。当然 , 各地都有一些当地的习俗 , 我们要尊重这些习俗 。还有 , 对于某些习俗来说 , 给去世一年内的亲人扫墓和给已经去世超过一年以亲人扫墓 , 时间上也有些差异 。提醒朋友们要遵守当地的相关习俗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