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装是哪个民族的(13)


畲族 畲族男子过去一般穿着色麻布圆领、大襟短衣、长裤 。冬天套没有裤腰的棉套裤 。老年男子扎黑布头巾,外罩背褡 。结婚礼服为青色长衫,祭祖时则穿红色长衫 。妇女服饰因居住地区不同,款式各异 。畲族妇女服饰以象征万事如意的“凤凰装”最具特色,即在服饰和围裙上刺绣着各种彩色花纹,镶金丝银线;高高盘起的头髻扎着红头绳;全身佩挂叮叮作响的银器 。畲族对自然之色兰色和绿色具有特殊的爱好 。除此,红、黄、黑也是畲族妇女服饰常用的颜色 。服饰条纹图案排列有序,层次分明,衣领上常绣一些水红、**的花纹 。
高山族 高山族服饰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但有地区差异 。台湾南部的男子穿对襟长袖上衣,外套坎肩式短褂,系宽腰带,垂其两端的作为前裙 。衣袖、领、腰及下摆都镶上彩色花边,用黑布缠头 。经常戴藤盔或木盔 。女子服饰分为短衣长裙、长衣下裳和裸露式三种款式 。有的身穿对襟长袖短衣,下着长裙,胸前挂一块斜方胸衣;有的上身只穿一个背心,下身横围一块腰布,冬天用一块方布自左肩围裹其身,头戴木制八角头盔 。高山族男女都喜欢佩戴饰物,如贝料、兽牙、羽毛、兽皮、花卉、钱币、竹管等,全身上下被装点得五光十色 。妇女刺绣享有盛名 。
水族 水族男子过去多穿对襟上衣,戴马尾帽或遮阳帽 。现多穿大襟长衫,长裤,青布包头,穿草鞋或布鞋 。妇女过去多穿圆领宽袖的对襟上衣,饰以银扣、下配百褶裙,打绑腿,穿翘尖绣花鞋 。现在多穿圆领大襟蓝色的宽大半长衫、长裤,系青色绣花围腰,绾发,头缠青布或白布帕,穿绣花鞋,盛装时戴各种银饰 。水族的纺织和印染技术有相当高的水平 。闻名遐迩的“水家布”,质地细腻,纺织均匀,染工技艺纯熟,洗、磨都不褪色 。布的纹样有平纹、人字纹、斜纹、方格纹等多种纹样 。“豆浆印染”是水族七百年前发明的工序复杂的独特技艺 。
东乡族 东乡族男子多穿宽大长袍,束腰带,挂腰刀、烟荷包等 。妇女多穿绣花衣服,式样为圆领、大襟、宽袖 。下穿套裤,裤筒后面开小衩,裤筒、裤脚有镶或绣的花边,穿用时,用飘带扎住裤脚 。喜庆节日则身穿绣花裙,足蹬绣花鞋 。男子戴平顶无檐白、黑软帽 。妇女在家戴绣着花纹的便帽,外出时戴丝绸盖头 。盖头的颜色因人的身份不同而有别,少女和新婚者戴绿色,结婚一年后及中年妇女戴黑色,老年妇女戴白色 。戴盖头时只露面孔,全部头发都须遮住 。妇女的首饰以银耳环、银手镯、玛瑙珠子为主 。
纳西族 纳西族过去是以自织的麻布或粗布为衣料,青壮年喜穿白色,老年人喜欢黑色,以表现其二元对立的宇宙观 。现在妇女服饰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 。永宁的纳西族女子喜欢穿红、蓝、紫色且用彩色布镶边、钉双排扣子的上衣,浅蓝或白色衫里的双层百褶长裙,用丝线绣五彩花边 。腰束红、**彩带,脚穿青布绣花鞋 。纳西族最具特色的服饰是妇女的“七星披肩”,它是民族心理的深层结构的体现,蕴含着纳西族丰富的历史和思想内涵 。
景颇族 景颇族崇尚黑色,男女服饰、包头都习惯用黑色的 。男子穿黑色的对襟短衣,老年人裹黑色的包头 。裤子的款式为短而宽的裤筒 。青年人一般用白布包头 。男子外出挂长刀或扛火枪,体现了景颇族尚武的习俗 。妇女的上衣一般为对襟或左襟的黑色短衣,上面缀满银泡和芝麻铃 。下穿筒裙,裹毛织的护腿,筒裙的花色非常鲜艳,喜欢佩银制物 。过去景颇族男女都跣足 。
藏族 藏族的服饰在藏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农区男子一般穿黑白氆氇或哔叽藏袍,衣裤套穿在白衬衣上,外束色布或绸子的腰带;妇女藏袍的用料同男装,冬袍有袖,夏袍无袖,内衬各色绸衫,腰前围一块毛织的彩色横条“帮典”,风格独特 。牧区男子多穿肥大袖宽的皮袍,大襟、袖口、底边等处都镶着平绒或毛呢,外束腰带;妇女也穿皮袍,皮袍以“围裙”料和红、蓝、绿色呢镶宽边,美观漂亮 。藏靴主要有“松巴鞋”和"嘎洛鞋” 。藏族男女的头、手、胸、腰上都喜欢佩戴用珠宝、金、银、铜、玉、象牙等制作的精美首饰 。
土族 土族男子现在冬天穿斜襟光板皮袄和羊毛褐衫,其它季节穿小领、斜襟长袍或白色高领短褂,外套黑色或紫色的大襟坎肩,下穿长裤,系腰带、围肚 。头戴白毡帽,脚穿绣花布鞋 。男服习惯绣花,镶黑、红边饰 。
妇女服饰五彩斑斓 。坎肩多以黑、紫或镶边的蓝色衣料缝制,腰系花纹彩带 。下穿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