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挖树桩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 否则难于成活 , 更难于成品 , 既浪费时间、人力 , 又浪费了自然资源 。
选择采掘的树桩 , 要从树种、树龄、形态以及发展前途等方面综合考虑 。关于树种的选择 , 前面已有介绍 。至于树龄 , 以年久桩老者为贵 , 但也须长势旺盛 。树桩的形态 , 不要一味追求怪异、象形(象形并不是盆景艺术的选择标准) ,
而以具有苍古奇特、遒劲曲折的特点为佳 , 特别应注意根部和主干的形态 。树桩一般不宜太高太大 , 以利于成活和便于加工 , 又适于上盆和陈设 。有些树桩虽存在某些缺陷 , 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 , 只要可以加工弥补 , 仍然可以取用 。
采掘树桩的时间 , 一般宜在树木进入休眠期后 , 以初春化冻 , 树木尚未萌发之前为宜 。深秋、初冬采掘也可 , 但冬季养护较麻烦 , 尤其在北方 , 须进温室养护 。至于寒冬腊月 , 由于土层冻结 , 采掘困难 , 且易伤根 , 故不太适宜 。采掘树桩的时间还要因地制宜 , 根据树种的习性来决定 , 对于不耐寒的树种 , 宜在3~4月份间采掘 , 以免遭受冻害 。
在采掘时 , 一般可将主根截断 , 但要多留侧根和须根 。
对于松柏类和某些直根树种 , 则宜适当多留些主根 , 否则不易成活 。树桩挖起后即可进行一次重修剪 , 修剪要根据树桩的形态 , 并初步考虑到日后的造型 。一般保留一部分主要枝干并短截 , 其余全部剪去 。萌发力弱的常绿树种 , 如松柏类等 , 不可将枝叶剪光 。采掘的树桩 , 根部不必带土 , 最好放进泥浆里蘸一下 , 装入筐篓 , 并填塞苔藓 , 以保护须根不致因失水而枯萎 。带回后须尽快栽种 。
山野采掘的树桩 , 无论其自然形态如何优美 , 要制成盆景 , 还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育 , 称做“养胚” 。有些盆景爱好者 , 急于求成 , 将刚采掘的树桩栽进较浅的釉盆或紫砂盆中 , 甚至悬根露爪 , 试图一气呵成盆景 , 结果多难于成活 , 更不易成型 , 所谓欲速则不达 。
养胚最好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分的地方进行地植 , 或采取泥盆栽植 , 以便于结合造型加工 。栽植
要适当深埋 , 最好仅留芽眼于土外 , 主干较高的树桩 , 可用苔藓包在主干上 。栽后要浇一次透水 , 并用少许稻草盖在树桩上 , 以保持湿度 。夏季高温时 , 要搭棚遮荫 , 并经常喷水 。
冬季要围以草帘 , 防止寒冻 。平时要注意水分补充 , 树木生长旺盛期更不可缺水 , 但也要注意浇水不可过多 , 以防止造成烂根现象 。在天气干燥时 , 最好常往叶面上喷水 。要使树胚尽快成型 , 施肥很重要 , 新栽的树桩 , 根较幼嫩 , 宜薄肥勤施 。肥料可用腐熟的饼肥或粪肥 , 稀释后再用 。养胚期间还要做好修剪、摘芽、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
修剪主要指剪去日后造型时不需要的枝干 , 以免消耗养分 。还要剪去枯枝、病枝等 , 否则会影响新芽的抽生或导致病虫害的蔓延 。
摘芽主要指摘掉多余的芽 。一般保留日后造型所需要的芽(包括备用芽)
, 其余的芽全部摘掉 , 以免长出无用的枝干 。
待保留的芽长成枝干时 , 可作进一步选择 , 剪去不用的枝干 , 并摘去留下枝干的顶芽 , 促使腋芽萌发侧枝 , 增加枝叶的层次与密度 。
3.树胚的加工造型自幼培养的树苗 , 一般在3~5年后开始加工造型;山野采掘的树桩 , 大多在养胚一年后即可进行加工造型 。
加工前可将地栽的树胚挖起来 , 临时栽进大小基本适合的盆中 , 以便操作和造型 。大型树胚也可就地加工造型 。
加工制作要遵循一系列盆景创作的艺术手法 , 对树胚材料先进行仔细观察和推敲 , 根据材料特点来决定表现什么样的题材和如何造型 , 也就是“因材处理” 。将树胚根、干、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