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长城有多长?什么时候建的?用的是什么材料?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有20多个诸侯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 。其中秦、汉、明3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 。现在我国新疆、 甘肃、 宁夏、 陕西、 内蒙古、 山西、河北、北京、 天津、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南、山东、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峰火台的遗迹 。其中仅内蒙古自治区的长城就达3万多里 。
万里长城的工程量,据粗略估计,仅以明朝修筑为例,若将其砖石、土方用修筑一道厚1米、高5米的大墙,可环绕地球一周有余 。如果用来铺筑一条宽5米、厚35厘米的马路,那就能绕地球三四周了 。如果把所有朝代所修的总计10万里来计算,则这道长墙可绕地球十几周,这条马路,可绕地球三四十周 。
现在的长城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 。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约13300仝里,帮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 。
古代人是如何将砖运上山建长城的长城的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的,所以在长城附近的山岗上都有砖窑遗址,那些砖都不是运上去的,而是在附近就地取材烧制的 。东部长城有的地方干脆用山石垒砌,而西部长城则大多为夯土夯制,尤其是陕西、宁夏境内的长城,都是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夯制的 。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在两千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重要经验,接着司马迁又写入《史记》之中,之后的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成为军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据 。
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 。修筑城堡或烽火台也是选择在险要之处 。
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有“易守难攻”的效果 。
在辽宁境内,明代辽东镇的长城有一种叫山险墙、劈山墙,就是利用悬崖陡壁,稍微地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为长城 。还有一些地方完全利用危崖绝壁、江河湖泊作为天然屏障 。
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 。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在今甘肃玉门关、阳关和新疆境内还保存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这种长城的遗迹 。
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制砖技术不断发展,明代砖制品产量大增,已不再是珍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 。
在当时全靠手工施工,靠人工搬运建筑材料的情况下,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墙,不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率,提高了建筑水平 。
其次,许多关隘的大门,多用青砖砌筑成大跨度的拱门,这些青砖有的虽然已严重风化,但整个城门仍威严峙立,表现出当时砌筑拱门的高超技能 。从关隘的城楼上的建筑装饰看,许多石雕砖刻的制作技术都极其复杂精细,反映了当时工匠匠心独运的艺术才华 。
【建筑长城使用的材料是什么】扩展资料:
长城的建筑结构:
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 。
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为78米,有些地段高达14米 。凡是山岗陡峭的地方构筑的比较低,平坦的地方构筑得比较高;紧要的地方比较高,一般的地方比较低 。
墙身是防御敌人的主要部分,其总厚度较宽,基础宽度均有65米,墙上地坪宽度平均也有58米,保证两辆辎重马车并行 。墙身由外檐墙和内檐墙构成,内填泥土碎石 。
外檐墙是指外皮墙向城外的一面 。构筑时,有明显的收分,收分一般为墙高125% 。墙身的收分,能增加墙体下部的宽度,增强墙身的稳定度,加强它的防御性能,而且使外墙雄伟壮观 。
- 老人可以使用汽车站无障碍购票窗口购票吗
- 软膜粉的正确使用方法
- 荣事达运动型搅拌机使用方法
- QCY蓝牙耳机如何重新配对
- 关于iPhone手机玩模拟器游戏方法 nds模拟器ios怎么使用
- 小米Civi使用体验 小米civi值得入手吗
- 安卓手机使用小技巧 安卓手机强制关机方法
- 飞邑AX3000 WIFI 6路由器使用体验 飞邑AX3000 路由器怎么样
- 农村天然气表怎么使用
- 嘴唇干裂起皮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