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的张飞为什么是阉人( 三 )


知道了严颜的背景和性格,再来看张飞对待严颜的一系列举动,就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君子风度,而是极具政治眼光的深谋远虑了 。深谋远虑至少有三点:第一,严颜既是巴郡将领群体的代表,又是巴郡地方大族的代表,优待他,对于争取益州本土上层社会强势群体的支持,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示范带头作用 。第二,严颜的性格朴实耿直,一旦成为座上宾,他会尽心尽力帮助你,而不会搞阴谋,耍诡计 。第三,要想获得严颜的真心支持,必须先给足严颜的面子,让他充分表现出视死如归的硬骨头精神之后,然后再来释放他,这样才能保护他的形象不受损害,避免他以后被人耻笑,这就是争取严颜时在方法上的周密细致考虑 。
明白了以上这三点,再来回味张飞的言行和举动,味道就真的是好得很了 。这一切充分说明,真实的张飞张三爷,不是戏剧当中只知道叫喳喳的粗鲁莽撞人,而是具有深谋远虑的细心周到人 。《三国志》卷三十六《张飞传》说他宽大严颜之后,“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 。从此张飞一路顺顺利利,就打到成都同刘备会师了 。可见义释严颜收到的政治效果,确实非同一般地好 。关羽在樊城抓到勇将庞德,三下五除二就把庞德砍了脑袋 。对比之下,张飞就比他的二哥,心思更加细致,考虑更加长远了 。
关羽有两个形象:一个是历史记载的,可以称为历史关公;另一个是文化塑造的,可以称为文化关公 。张飞与他二哥很相似,也有两个形象,即历史张飞和文化张飞 。但是,关羽形象变化的特点,是不断被美化,被拔高;而张飞形象变化的特点,则是一再被损害,被矮化,这实在是不公平 。因此,认认真真替张飞维护一回应有的权利,正是我们认识他英雄本色的第一步 。由此也可以看出,至少对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而言,孟子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是完全适用的 。不是说这部小说写得不好,只不过是不能把它视为正规的史书来相信而已 。其实,就是正规的史书,孟子的话也用得着 。
这正是:义释严颜谋略在,张飞乃是细心人 。
三国演义张飞为什么老是要说阉人张飞在此燕人张飞不是阉人:张飞是涿郡涿县人(今河北涿州)而河北,山东一带在有“燕”的叫法因为他出生在燕地 。
常山赵子龙是一个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