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焦黄的豆花 , 不及印象里马路边的小推车那白白软嫩的模样 , 除了偏甜 , 口感扎实又不会太干 , 真的吼吼吃啊啊~
同益老牌粿汁
这是第一天来晚了已在收铺的一家 , 点评网上好评连连 , 位置也很好找 , 所以第三天依旧步伐至此 , 只为那口粿角 。
透过店里的房间正好看到阿姨做粿角的祖传步骤:将大米磨好的浆放在锅里蒸 , 然后晾在店里 , 晾干的再剪成三角状 。
看阿叔一气呵成地切肉、撒葱花蒜头朥 , 再淋上一勺卤汁 , 一碗香喷喷的粿汁真心诱人~
而配菜差不多都是那些:猪肠猪皮腐皮卤蛋苦瓜豆干五花肉blabla~ 吃一口粿角 , 果然弹韧有嚼头 , 料也多 , 不错不错~
老牌 炒粿 蚝烙
铺面小而简陋 , 走近时阿叔悠哉地问道:“来盘蚝烙还是糕粿?” “蚝烙~~”
锵锵锵锵 , 铁勺就着铁碗搅拌着蚝仔和浆 , 滋啦地倒入平底锅烙成饼状 。滤油后起锅 , 摄影小分组大概拍了个5分钟后 , 被实在的阿伯说了句“好吃才重要 , 不好吃拍了也没用” 。
动筷 , 不到1分钟已光盘 。蚝不大却份量足 , 虽拍久皮仍酥 , 蘸点鱼露提了鲜味 , 啧啧啧 , 难道是饿了?那味道真想再来一盘!(ˉ﹃ˉ) 。。
杉排福平坊 杏仁茶 芝麻茶
做好功课来的还怕喝不到正宗的?当吞下一口半混合状态的黑加白时 , 才明了以前吃过的全~都~是~浮~云~
滑而浓稠又不会腻 , 杏仁和芝麻的香气让人意犹未尽~~ 本来准备一碗两人共分享的 , 结果差点自己喝个精光 。
五颗牛肉丸 , 金凤坛的地标性建筑~ 在马路边找到丹喜面包 , 从隔壁巷子进去 , 就是金兴苑小食街了 。
老牌 水粿 冻草粿
原先是小推车 , 创文后搬进不远处的小店 , 从读书时代就开始吃 , 水粿和冻草粿一直都挺喜欢~
将磨好的米浆倒入小茶杯里去蒸熟的步骤 , 当然只能是老两口在家先做好的 。待到要吃时再铺上菜脯粒 , 淋上麦芽糖浆~
软软糯糯的小圆状 , 有了菜脯脆的口感和浆的粘稠甜味 , 好好吃 , 这是时不时都会怀念的味道~
还有草粿草做的冻草粿(这句不是绕口令) , 连里面的果肉都是冰冰凉的冻牙齿 , 不会太甘不会太甜~
摩罗街鲎粿猪肠胀糯米
连老牌小店都在做互推式营销 , 对就是这两家~ 去时刚好遇上左边店在收摊 , 点好了去右边店吃 。
淋了甜汁的猪肠胀糯米口感软糯无腥味 , 蘸桔油吃也不会太腻 。但毕竟吃得少 , 没有对比 。
达濠丰记小食店
隔壁丰记的选择就丰富些 。墨斗卵粿来源于达濠 , 在汕头不比其他名小吃的选择多些 。微微弹牙又有点点胶质的口感 , 蘸辣椒或桔油还可以 。
嚼颗韭菜粿后可以再来碗西洋菜汤润润喉~
鲎粿 无米粿 果汁冰
至于鲎粿嘛 , 个人还是偏爱这家 , 一般别处都是浸在油里要吃时再捞起 , 而这家则多了另一种做法——再去油煎下 。用筷子分开粿肉 , 煎的做法使得外皮变得焦脆 , 而内里又软嫩依旧 , 啧啧啧口感丰富酱料也不错~
无米粿也是煎了下 , 所以偏油了点点 , 蘸下咸甜咸甜的汕头辣椒酱 , 不错吃~
老福合沟无米粿·甜汤
通过摩罗街转角韩堤路的这一家 , 虽然做好心理准备还是决定来试试五果汤 。
明档式“厨房” , 灯箱上也是各式各样粿来粿去的 , 输在并没有顺便明码标价 , 点餐台的阿姨态度也是麻麻地 , 赢在种类丰富选择较多 。围观了一下犹豫不定 , 身为汕头人但是头次来 , 好在守住了嘴没贪吃~
点了份糕烧番薯芋头 , 五果汤+莲子汤 。白木耳口感清脆但汤水有股无法接受的古早味 , 搭姆罢去 。其他难吃不至于 , 好吃谈不上 。
趁着日落前 , 如果你想取景 , 不妨走一圈乌桥岛 。一眼望不尽的长廊 , 漂泊的船只 , 一排排老屋置于巷旁……幸运的话 , 在长廊尽头还能拍到唯美落日~
- 焦糖色外套配什么颜色的打底衫
- 汕头的简称是什么
- 过期的燕窝能吃吗
- 我的这个兄弟是什么意思啊
- 汕头的家私城在那里
- 汕头的海域有多大
- 过期花粉有什么妙用
- 玳瑁猫和三花猫的区别
- 麒麟810和麒麟980的区别
- 请问鳌江镇哪里有洗浴中心洗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