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用户思维是一种体验思维
掌握第一性原理,明晰事物的本质,将用户放入一个更大的应用场景中去洞察用户需求,考虑用户使用产品的全过程体验 。以小白用户思维,降低产品使用门槛,尽量使更多的人能够体验产品 。
注重产品设计的友好性、信息结构展示的清晰合理性、主要功能的易用性,使产品易于上手,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功能,并且方便地满足用户特定需求 。
而传统的客户思维则是销售思维,通过大量的广告和促销手段、各种各样的销售渠道来告诉客户我的产品有多好、快来购买我的产品吧 。通过向客户展示产品/服务的专业性来吸引客户,达成销售目标 。
3. 用户思维是一种共存思维
把用户当成朋友,用产品与之产生互动,与用户建立一种平等的共生共存关系 。
在互联网的商业世界里,用户是主角,获得了空前的权力,消费者由货币选民变为用户,商家、企业和消费者形成了一种独特、自由和平等的关系链 。
谁也不用去讨好谁或依附谁,他们是因为产品的魅力才互相吸引,因真诚而互相交流,因信任而结成新的商业社群 。与用户建立长期关系,让产品陪伴用户,与用户共同成长,从最开始对产品的关注产生兴趣、体验到后来成为用户、粉丝,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获得用户的信任,并通过建立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形成一致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
如小米手机,通过建立良好的用户反馈机制,用户的意见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采纳,使用户也成为MIUI的设计者之一,让小米用户与小米手机共成长,形成小米的极客文化和情感认同 。
而传统的客户思维是瞬时思维 。今天很多传统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都是简单的客户关系,商家和用户之间就发生一次关系,直接的金钱交易消费,你付钱购买我的产品,从此之后跟我没关系,之后客户对于产品的使用情况如何、用得好不好、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商家无法获知 。
虽然商家也希望提升客户的复购率,但也仅仅是增加了商品的交易次数而已,根本谈不上与客户建立共生共存的关系 。
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还有很多的公司在维持这种模式,但该模式销售成本高、利润低、风险大 。对于商家而言,非常容易造成客户资源流失 。
03
虽然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在产品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异,但互联网的用户思维理念依然可以被传统行业拿来借鉴 。少数传统企业可以通过思维转变重塑企业的商业模式,如小米,通过低价卖手机,从而成为后续增值业务的载体 。
但大部分传统企业,很难找到能后续如此紧密连接用户的方式和管道,如快消品企业,其商业经营逻辑不可能变为免费/低价+增值,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企业不需要作出改变 。
随着互联网化、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转变思维,重新审视与客户的关系,借鉴互联网的社群经济、粉丝经济,与客户建立一种长期互动关系,增加客户粘性、提升客户忠诚度,从而提升客户留存率 。
1. 建立用户反馈机制
和用户进行真正双向的互动,把握直面用户的机会,这是以前传统行业所不具备的优势 。用户是真正的产品使用者,一个个的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中使用企业的产品,他们对产品的好与坏、优与劣有着巨大的发言权,会给我们的产品如何改进、升级等提出良好的建议,促进我们提升产品价值 。
与用户进行良好互动和反馈,基于这样的用户思维是未来核心的发展方向 。
2. 重视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的价值已经被互联网行业所证实,毫不夸张地说,决定着产品的生与死 。
用户的消费行为是端到端的整体过程,要为用户提供提供一体化的、完整的、交互体验过程 。良好的用户体验会给用户留下美好的印象,触发用户再次有相关需求时唤起对产品的记忆,占据用户的心智,促进用户的主动选择,形成良性循环,降低用户流失率,降低营销成本 。
3. 重视用户运营
维护与用户的互动关系,加强与客户的链接关系 。每一次与用户的互动要给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而不是为了单纯地提升活跃而进行的无效互动,那对用户来说是一种骚扰,如飞鹤奶粉,通过教授用户如何识别好奶粉、如何冲调、如何转奶等宝妈必备知识,来形成用户对飞鹤品牌的信任和认同 。
通常而言,面向一个用户群体整体时,最典型而实用的方法是紧抓其中的核心用户意见领袖,即KOL,也就是这个群体中的发言人与代表人物,特别是平台建立初期更加有效 。
- 带你了解三个防关联工具 防关联工具有哪些
- 一文了解二者之间的区别 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区别
- 一文详解质量单位的换算 3吨等于多少千克
- 一文讲解“奥托式发动机” 谁发明了汽车
- 短信营销吸引客户方法 短信打动陌生客户
- 一文详解吃豆腐的由来 吃我豆腐什么意思
- 一文了解十二生肖的三合 狗的三合和六个合生肖是什么
- 一文了解全世界最辣的10种辣椒 龙息辣椒排名第几
- 一文读懂苎麻的作用功效 柱麻叶的功效与作用
- 1分钟带你了解姓氏中游姓的起源 游姓的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