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谚语大全含解释 失意的意思( 七 )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见“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
【生铁必难成金,化龙定是鳅鳝】 化:变化,变成 。化龙:变化成龙,比喻取得功名 。鳅鳝(qiūshàn):泥鳅和黄鳝,泛指小鱼群 。是生铁难炼成金子,能变化成龙的一定得是水族里的泥鳅黄鳝 。比喻不成器的人,即使请名师教也难成才;能成才的人,必是具有某种天赋和灵性的人 。
【生铁下炉也软】 再硬的生铁投进火炉中也会变软 。比喻再坚强的人也经不住严刑拷打和监狱的折磨 。
【生意不成仁义在】 见“交易不成仁义在” 。
【生意不怕折,只怕歇】 折:亏本 。歇:歇业,停业 。指做生意不怕一时亏本,就怕亏本后歇业 。
【生意场上无父子】 指生意场中讲究的是商业规则,追求的是利润,不会因亲缘关系而放弃规则 。
【生意头上有火】 比喻能赚钱的生意到手,让人眼红心热,不舍得让人 。
【生有时,死有地】 旧指人的生时与死处,都是天定的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语本《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忧患能使人奋发图强,生机勃勃;安乐使人颓废,以致死亡 。
也作“死于安乐,生于忧患” 。
【生在江湖内,都是薄命人】 见“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 。
【生在铁匠家能擂锤,长在木匠家会使锛】 锛(bēn):木匠用于削平木料的工具 。指家庭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
【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衾(qīn):被 。穴:墓穴 。生时同盖一床被,死后共处一坟墓 。指夫妇间应恩爱,生死不离 。
也作①生则同室,死则同穴 。
②生同衾,死同穴 。
【生摘的瓜儿不甜】 见“强扭的瓜不甜” 。
【生子莫生多,生多换破锅】 生儿女不要生得过多,生多了吃得越来越多,锅越来越大,生活难以维持 。
【绳从细处断】 比喻最关键的人或至关重要的环节,最容易出现差错 。
【绳解木断,水滴石穿】 解:分开 。用麻绳不断地锯木头,木头也会被锯开;水长久滴在石头上的固定部位,石头也会被滴穿 。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再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省了钱,无好货】 想省钱图便宜,那所买货物的质量一定不佳 。
【省了一把盐,酸了一缸酱】 做酱时要加入一定量的盐 。比喻不该节省却硬节省,结果会造成更大损失 。
【省钱易饱,吃了还饥】 图省钱吃不耐饥饿的饭食,一会儿就饿了,还得吃 。比喻做事只在表面上应付,最终解决不了问题 。
【省一时,免百日】 一时:短暂时间 。百日:长时间 。指省却一时的结怨,日后可避免许多麻烦 。
【圣人出,黄河清】 圣人:旧指品格高尚、智慧高超的人物 。比喻黄河水一旦变清,预示有圣人出世,天下就会太平 。
【圣人也有三分错】 指每个人都难免会犯错误,即使是圣人也不例外 。
【圣心即天心】 指一些神圣高深的理论,实际上就是最朴实、最普通的道理 。
【胜不骄,败不馁】 胜利了不必骄傲,失败了不必气馁 。指对成功与失败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
【胜负,兵家之常】 兵家:古代对军事家的通称,泛指带兵的人 。打仗或胜或败,是带兵的人常遇到的事 。语本《旧唐书·裴度传》:“一胜一败,兵家常势 。若帝王之兵不合败,则自古何难于用兵?”指做任何事情有成功就有失败,不要因一时失利而灰心丧气 。
也作①胜负乃兵家常事 。
②胜败,兵家常事 。
【胜则为王,败则为贼】 语本明·李梦阳《空同子·事势》:“有开必先秦,其开汉乎?隋其唐乎?五代其宋乎?成则王,败则虏,幸乎?抑道乎?”举事争天下,胜利了就是君王,失败了就沦为贼寇 。指旧时多以成败论英雄 。
也作①胜者王侯败者寇 。
②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
【盛名之下无虚士】 语本《陈书·姚察传》:“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并为剖析,皆有经据 。臻谓所亲曰:‘名下定无虚士 。’”指受众人称赞的人,一定有真本事 。
【剩饭炒三遍,狗都不吃】 比喻多次重复,会令人生厌 。
【失败是成功之母】 指事业的成功往往是在汲取失败的教训之后取得的 。
也作①失败者成功之母 。
②失败乃成功之母 。
【失节事大,饿死事小】 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