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的零跑,还得继续狂飙

狂飙的零跑,还得继续狂飙

文章图片

狂飙的零跑,还得继续狂飙

文章图片

狂飙的零跑,还得继续狂飙

文章图片

狂飙的零跑,还得继续狂飙

时下的零跑 , 成了最风光的车企之一 。
2024年 , 零跑的销量大幅攀升 , 全年交付了293724辆 , 同比翻了一倍 , 高居新势力车企第三位 。 而且2024年绝大部分时间里 , 零跑一直稳居新势力前三 , 单月最高销量一度超过4万辆 。

今年以来 , 零跑越战越勇 。 刚刚过去的3月 , 零跑交付了37095辆新车 , 拿下了新势力月度销量冠军 。
得益于市场表现强势 , 零跑财务端也异常亮眼 。
官方财报显示 , 2024年 , 全年收入达到321.64亿元 , 同比大增92.06%;第四季度 , 零跑实现单季度盈利8000万元 , 毛利率达13.3% , 成为第二家实现季度盈利的新势力车企 。
亮眼的表现之下 , 零跑也被大行看好 。 近日 , 摩根大通报告给出的中资汽车股偏好排名中 , 零跑仅次于比亚迪 , 高居第二 。
从销量、财报以及外界评价等方面来看 , 零跑都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 。 不过在业内看来 , 奋蹄奔腾的零跑仍面临着一定挑战 。

原因倒是也简单 , 零跑销量出色 , 但实际营收却不如销量那么耀眼 。
横向看 , 2024年 , 赛力斯营收达到了1451.76亿元 , 排名新势力第一;理想紧随其后 , 营收达到了1445亿元;销量比零跑更低的蔚来和小鹏 , 营收分别达到了657.3亿元和408.7亿元 。 而零跑全年营收只有321.64亿元 。
很简单 , 零跑坚持性价比战略成了营收低直接原因 。
专业咨询机构杰兰路发布的2024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品牌单车成交均价数据显示 , 2024年 , 问界的成交均价高达40.2万元;蔚来和理想成交均价都超过了30万元;小鹏的成交均价略低 , 但也达到了17.8万元;而零跑的单车成交均价只有12.6万元 , 略高于比亚迪 。

目前 , 零跑在售车型包括T系列、C系列和C系列 。 从2024年的销量构成来看 , 零跑全年近30万辆交付量中 , 零跑T03贡献了近7万辆;售价13万-21万的C系列全系累计售出了23万辆 。 另据公开数据显示 , 2024年 , 零跑C11销量最高 , 占比接近30%;零跑C10的销量占比也超过了1/4 。
有舆论指出 , 主打性价比战略的零跑正好处于竞争最为激烈的大众消费市场 。 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成了零跑性价比战略获客的一个挑战 。
不可否认 , 零跑凭借高性价比策略和灵活的产品定义能力获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 并借此成为造车新势力销量榜的头部企业 。

但也要看到 , 近两年来 , 大众消费级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 价格战此起彼伏的同时 , 长安、奇瑞、吉利等多家传统车企都在加大技术投入 , 堆配置、卷参数 , 兼具产品质感和性价比的汽车新品层出不穷 。 目前 , 6.88万起售的小型车——星愿、起售价11.98万元的紧凑型SUV——宋PLUS、11.99万起售的中型SUV——深蓝S07、11.49万起售的中型轿车深蓝SL03、14.08万起售的中大型轿车——银河E8们在不断涌向市场 。
可以肯定的是 , 未来零跑的产品面临的竞品会越来越多 , 持续增长的路上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

2024年底 , 零跑曾披露 , 目前已实现占整车成本60%以上的核心零部件自研自造 , 包括新能源整车架构、电子电气架构、电池系统、电驱系统、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等在内的把核心技术都把握在自己手里 。
不过 , 零跑2024年的原材料成本占比超过了90% 。 数据显示 , 2024年 , 原材料开支272.2亿 , 占总成本的92.4%;每辆车原材料成本降至9.3万 , 相当于售价的86% 。 有分析指出 , 零跑可压缩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 , 规模化将成为零跑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

据悉 , 零跑新发布的LEAP3.5架构将整车线束长度缩短到996米 , 全车ECU数量压缩到22个 , 热管理模块做到27合1 , 减少了60%的零部件并降低10%的能耗 。 而且 , 零跑的C10、C11和C16均诞生于同一个平台 , 每款车的共享零部件比例达最高能达到80%以上 , 而B系列车型有望实现88%的零部件共享率 。
未来 , 提高销量形成规模也将成为零跑继续保持其价格竞争力的基础 。
【狂飙的零跑,还得继续狂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