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kg早产宝宝肠管“迷路”,医生在拳头大腹腔里为肠管“导航”

1.1kg早产宝宝一出生就口吐胆汁遭遇险情 , 竟是肠管先天“迷路” , 医生紧急手术施救 , 在宝宝大小腹腔中盘顺2米肠管 , 孩子转危为安 。 据悉 , 阳阳是湖北省内接受肠旋转不良手术治疗年龄最小 , 最低体重的患儿 。
1.1kg早产“轻”宝宝肠管先天“迷路”
一周前 , 体重仅1.1kg的宝宝阳阳(化名)在武汉市妇幼保健院早早的降生了 , 因出生后不能进食还直往外吐黄绿色胆汁 , 便紧急转往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接受治疗 。 经过消化道造影检查 , 医生发现 , 宝宝的肠管与正常孩子相比 , 肠管内造影剂行走路径呈现出“镜像”特征 , 到了十二指肠处行进速度明显放缓 , 高度怀疑孩子肠管先天放错位置 , 导致肠管“扭”住了 。
孩子身体弱需要补充能量 , 而扭住的肠管让孩子不能正常进食 , 身体陷入了恶性循环 , 随时都可能丢掉性命 。 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手术 , 让放错位置的肠管“归位” 。
医生在女拳大腹腔里为2米肠管“导航”
2021年1月3日 , 在医护人员的周密准备部署下 , 孩子被推进了手术室 。 医院专门派出经验丰富的高年资麻醉医生为阳阳保驾护航 , 术中精准控制麻醉用量 , 为平稳手术奠定了基础 。
【1.1kg早产宝宝肠管“迷路”,医生在拳头大腹腔里为肠管“导航”】阳阳是早产儿 , 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 , 如果术中因肠管暴露导致体温大量流失 , 如果不加以控制 , 机体长时间处于低体温状态时 , 将增大机体耗氧量 , 加重各脏器的负担 , 进而导致严重并发症 。 为此 , 医生在争分夺秒为孩子肠管导航的同时 , 全程还要做好保暖工作 , 就好比“捂着被子”给孩子做手术一样 。
阳阳的肠管粗细不足0.8cm , 且足有2米长 , 而所有的肠管都盘绕在仅有女拳大小的腹腔内 , 手术对医生专业技术要求极高 。 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鲁巍副主任医师与肖必栋主治医师一起为阳阳盘肠 , 让扭住的肠管回旋归位 , 再将相连的肠管进行重新梳理盘顺 , 手术花费约1个半小时时间 , 阳阳的肠管才终于正确归位 。 鲁巍副主任医师介绍 , 盘肠不仅仅是扭一下那么简单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医护人员必须将2米长的十二指肠、小肠、结肠快速、准确的按照正确的顺序盘顺 , 避免孩子术后再出现其他问题 。
1.1kg早产宝宝肠管“迷路”,医生在拳头大腹腔里为肠管“导航”文章插图
鲁巍副主任医师介绍 ,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胚胎时期肠管旋转运动障碍所致 , 此病较常见于新生儿时期 , 是造成新生儿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 。 在武汉儿童医院每年为50余名新生儿重新盘肠 。 通常情况下患有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患儿自出生起3到5日内会出现间歇性呕吐胆汁、不能进食等表现 , 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容易出现肠扭转导致梗阻、肠坏死的情况 。 目前尽早手术盘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 。
据悉 , 阳阳是目前湖北省内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中成功接受手术治疗体重最轻 , 年龄最小的患儿 。 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鲁巍副主任医师提醒 , 孩子出生后3-5天 , 出现间歇性呕吐黄绿色不明物体 , 一定要当心是肠管的问题 , 最好第一时间前往专科医院新生儿外科就诊 , 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 孩子恢复更快、更好!
采访人员:卫未 , 通讯员:张璟祎 ,摄影:张祖国
【来源:武汉新闻综合广播】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