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董明珠、陈东升推荐,未来十年三个核心增长本质是什么?( 二 )
人工智能的生命力在于理解场景 。 仅仅是算力的增强 , 没有数据和算法模型 , 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需要更脚踏实地解决技术问题 , 深入做好基础研究 , 理解场景需求 , 解决人类因生理所限而无法解决的问题 。 在云化、云网一体的背景下 , 人工智能与网络将会更深入地结合在一起 。 无人机、自动驾驶以及机器人等新设备大量出现 , 全部联网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智能来管理和控制 。 再过十年 , AI将会无处不在 , 如果没有AI就没有办法推动整个社会和各个行业的发展 。
刘韵洁认为 , “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技术融合的生命力 , 像是底层生态系统的土壤 , 每一个具体产业都像是富饶土壤的有机肥料 , 是产业智能的灵魂 。 ”
云+AI+5G等技术正深刻改变商业 , 进而把我们带入智能时代 。 谁是赢家?这本书在深刻分析了智能时代新旧引擎的交替、商业竞争的演变以及新商业逻辑之后 , 提出华为、BAT、格力是在智能战场角逐的重要力量 。 我非常赞同 , 推荐阅读 。
——格力电器董事长 董明珠
本文插图
本质二: 新产业形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为《聚裂》一书撰写的序言标题是《“云+AI+5G”重构了工业生态》 。 “他认为 , 云+AI+5G”的深度融合 , 实现工业产业链中各要素互联互动 , 加速工业产业数字化转型 。
ICT技术融入工业产业发展中 , 可以实现工业互联的全程信息感知和事件决策 , 直接驱动智能终端和智能机器人从工具向助理的角色转变 , 使工业生产摆脱以往“粗放、低效、高能耗”的生产模式 , 向着“高品质、高能效、智慧化”的方向发展 。 这种智能化转型不是简单地应用新技术 , 终极目标是重新定义客户价值 , 开拓全新业务模式和颠覆固有的工作方式 。
比如 , 作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汽车行业 。 智能网联汽车是下一个战场角逐的重点 , 但竞争的逻辑已经不是车本身 , 而是车的“大脑” 。 跟智能手机一样 , 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作为出行服务的载体和形态最为丰富的智能终端 , 有望成为持续的价值创造平台 。 因此 , 不管是互联网公司、地产公司还是新兴科技公司 , 都纷纷加入造车大军 。
又比如 , 在制造领域 , 当前数字化进程加速 , 产业的数字化升级与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的战略制高点 , 其中尤以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代表 , 以格力电器、三一重工、富士康等代表的制造龙头企业 , 已经把产业智能当作自身转型的火车头 , 并成为赋能行业的关键能力 。
在这些新产业形态背后 ,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价值经济” 。
刘韵洁院士认为 , 真正的数字经济比“眼球经济”复杂、困难得多 , 这是过去的技术满足不了的 。 如果把互联网比作交通的话 , 传统的互联网就只是一条普通的马路 , 从消费端来看 , 这条马路是够用的 , 但当进入工业互联网阶段 , 这条马路将变得拥堵不堪 。 因此 , 我们必须要将它升级成为一条高速公司 , 而且是一条可以灵活调度的智能高速公路 , 这就是未来的世界图景 。
举个例子 , 关于“上云”这件事 , 中国企业上云率比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 , 是为什么?“上云”是手段而非目的 , 云的生命力在于降本增效 。 云计算需要构建生态环境 , 所以 , 充分整合资源和信息共享至关重要 。 现在的云是相互分割的 , 还不能形成生态 。 另外 , 对于安全级别的高要求是企事业机关部署云计算的决定性因素 。
在产业智能时代 , 应该会出现更多“BAT”这样的巨头公司 。 目前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巨头 , 其成功仅仅局限于以全球买卖为主的消费领域 , 但在整个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供应链等方面 , 很多大公司并没有完全解决好 。
- 『老谭世界百态』西方不说话了,中国战胜新冠投入了多少资金?专家说出一组数字
- 中国网科技@撤出液晶面板生产,三星将关闭两座工厂
- 「小飞猪的防务观察」蛟龙600需加快研制,西昌大火表明中国急缺灭火飞机
- 『强国兵器』中方协同美方开发AI工具,英国人:只有中国能做到,抗疫强力辅助
- #即科技#107国赞同票作废!,想“加入”联合国?中国使用一票否决
- 【台海网】美官员攻击中国成瘾!华春莹强势回应:这锅你甩不掉
- 「万域」晨光文具陈湖雄:造一支中国人自己的好笔
- 「晓卫双」泰国转身就卖给了美国?官方终于出面回应,中国捐的口罩刚落地
- 即科技■决定权掌握在中国手,?联合国五常将变六常?此国获美俄一致力挺
- #新华网#中国卫生专家与沙特同行分享抗疫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