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这位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即便双手颤抖也要写感谢信,85岁高龄、2500度近视( 二 )


第一位患者84岁 , 患有多种老年病 , 身体机能比较差 。 在呼吸机和抢救设备等准备妥当后 , 陆智杰操作喉镜非常专业地实施了一系列动作 , 顺利置入加强气管导管 , 每步精准到位 , 一气呵成 。 接上呼吸机后 , 病人血氧饱和度由83%升到了92% , 初战告捷!
另一位病人情况更加危重——核酸阳性 , 双肺感染严重 , 接上呼吸机时 , 病人的血氧饱和度降到68% 。 陆智杰临危不惧 , 带领插管团队开始第二次插管 , 成功抢回了一条生命 。 两次插管完毕后 , 当拖着疲惫的双腿向病房外走去时 , 指挥部对讲机又响了起来:一位50多岁的患者亟需插管 , 请迅速支援!
“坚持、坚持住!”陆智杰做了几个深呼吸 , 定了定神 , 迅速赶到病房 , 发现患者病情发展很快 , 随时可能因缺氧导致心跳停止!没有丝毫犹豫 , 陆智杰带队迅速完成了一天第三例病人的插管 。
麻醉医生跪地穿刺
同样要与死神交锋的 , 还有ECMO施治 。
使用ECMO代替部分甚至全部的肺功能 , 为患者赢得更多救治时间和机会 , 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 但由于操作难度高、风险大 , 这也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大挑战 , 施治起来却格外不易——准备1小时、上机4小时、观察1小时 , 另外 , 麻醉医生还得跪地进行桡动脉穿刺……”
「上观新闻」这位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即便双手颤抖也要写感谢信,85岁高龄、2500度近视
文章图片
日前 , 光谷院区一名被救治的患者 , 气管插管后血氧饱和度只有80% 。 东方肝胆麻醉医生王振猛与军队其他援鄂骨干医护人员紧急进入“红区” , 对患者进行ECMO治疗 。
由于上机过程比较复杂 , 医护人员要对即将使用的药品、机器设备、手术器材进行十分细致的准备 , 保证接下来ECMO成功置入以及机器的顺利运转 。
ECMO治疗过程中 , 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至关重要 。 为此 , 王振猛跪在地上20多分钟 , 通过桡动脉穿刺后留置在桡动脉内的管路 , 实时进行血压监测 。 戴着四层手套 , 操作却不能差毫厘 , 任何一个小错误都有可能对病人造成巨大影响 。
股静脉、颈内静脉分别置管成功后 , 将两个管路连接到ECMO机器的管路 , ECMO机器就开始运转 。 病人的氧饱和度立时得到了好转 。
经过4个小时的努力 , ECMO上机治疗终于成功了 , 病人的氧饱和度逐渐好转 。 不过 , 这并不意味结束 。 王振猛和其他医护人员 , 仍然要继续观察一个多小时病人的情况才能离开……
栏目主编:张骏本文作者:曹飞雷敉文字编辑:曹飞文内及视频由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