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什么用 思科有什么用( 四 )


按理来说,这些公司很牛,做出来的东西当然非常好 。但是,工业互联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个性化 。每个公司生产的东西不一样,流程不一样,工艺不一样,设备不一样,渠道不一样,甚至商业模式和供应链也不一样 。
你想造一个通用的平台,可能吗?
想要成功,必须经过非常深入的分析,然后建模,最后开发 。也就是说,高度定制化 。
曾经就有业内人士说,传统的消费物联网平台开发,分析需求、建立模型、编写代码这三步的工作比例,是2:3:5 。而工业互联网平台恰好相反,是5:3:2 。
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你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场景和需求分析上,搞懂它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
想拿通用平台随便改改就用?扯淡!
此外,作为GE和西门子这样的大公司,虽然它们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做出了好的平台,但它们本身也是工业企业 。它们的竞争对手,怎么可能会用它们的平台呢?那岂不是把自己的数据都暴露了吗?
而作为亚马逊、谷歌、微软,包括国内阿里、腾讯,虽然是互联网企业,也拥有雄厚的软件研发实力,但对工业制造过程没有深厚的技术沉淀,所以也很难做出适合的平台 。
因此,现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处于全面混战的一个状态 。大公司做,小公司也做,很多大型制造企业孵化出来独立经营的子公司,反而在所在的专业领域做得风生水起 。也有一些互联网创业企业,凭借专业知识,做出了不错的平台产品 。
就在这种混战的状态下,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在高速增长 。
根据研究机构 MarketsandMarkets 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 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为 25.7 亿美元,预计 2023 年将增长至 138.2 亿美元 。
而美国、欧洲和亚太这三个地区,是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焦点区域 。
美国的代表,是GE、微软、亚马逊、PTC、罗克韦尔、思科、艾默生、霍尼韦尔等巨头企业 。而欧洲的代表,是西门子、ABB、博世、施耐德、SAP 等企业 。
中国就更多了,航天云网、海尔、树根互联、宝信、石化盈科、用友、索为、阿里、华为、浪潮、紫光、东方国信、寄云等等,都是起步比较早的平台开发企业 。

到底有什么用 思科有什么用

文章插图
国内工业互联网产业技术体系
(图片来自中国信通院)
这场混战还将继续下去,究竟谁能脱颖而出,只能让时间告诉我们答案了 。
08
工业互联网的瓶颈
工业互联网的未来是美好的,但是,前进的道路并不通畅 。
很多的问题和障碍摆在它的面前,例如最关键的数据安全问题 。
到底有什么用 思科有什么用

文章插图
企业对于数据安全的顾虑,严重影响了他们上云的积极性 。他们害怕自己的核心数据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一旦泄露,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
保护数据的安全,既需要平台拥有可靠的技术,也需要企业本身有很好的软硬件环境和管理水平 。
对于我国很多企业来说,基础设施落后,资金和技术有限,想要“速成”工业互联网,确实不太现实 。就像邬贺铨院士说的,有些企业内部数据都做不到完全共享,更何况外部 。
此外,工业互联网标准的缺失,以及企业ICT人才培养的不足,都是困扰工业互联网向前发展的障碍 。
不仅我们国家如此,国外推进也是困难重重 。就像前面说的GE通用电气,不久前也是因为旗下GE Digital(GE数字集团,专门捣鼓工业互联网业务,包括世界上第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Predix)业绩不佳,所以出售了它的部分股权 。
所以说,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和普及,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任重而道远 。
09
结 语
不管怎么说,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互联网也是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
我们国家作为工业大国,面对人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波动、贸易竞争日益加剧等种种不利情况,正处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动工业互联网落地,加快更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才有可能让自己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文章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耐心观看 。如果觉得文章写得不错,请帮忙转发一下朋友圈哦!
推荐阅读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

到底有什么用 思科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