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S耳机行业的2021( 二 )


另一方面,为提升TWS耳机销量,许多厂商都在推出起售价更低的产品,进一步降低TWS耳机的购买门槛 。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指出,预计2021年TWS耳机的批发价比2020年降低19% 。其实TWS耳机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类似,市场增速放缓后还有一段向下普及的过程,再之后才会真正触及行业天花板 。
4.新老品牌齐入局,TWS耳机行业愈发热闹
2021年的TWS耳机行业格外热闹,除了手机厂商外,新品牌和音频行业里的老品牌的不断入局,让消费者拥有更多产品可以选择 。2021年年初,英国老牌音频品牌马歇尔带来了自己的首款TWS耳机Marshall Mode II,该产品外壳采用类皮革工艺制造,以彰显产品的独特性 。
而一加联合创始人裴宇正式离开一加后,其创建的科技公司Nothing发布的首款产品Nothing ear(1)也是TWS耳机 。Nothing ear(1)的特殊之处在于耳机柄和充电盒均采用透明设计,大幅提升了产品的科技感 。

TWS耳机行业的2021

文章插图


点评:前文也提到,TWS耳机已出现产品同质化趋势,所以新老品牌在入局时往往会在设计上下功夫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TWS耳机行业愈发热闹的背后,可能正蕴藏着一场行业调整的危机,随着主流手机厂商推出更多不同价位段的产品,用户基于“生态”的因素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同一品牌的TWS耳机,在马太效应下,新厂商仍需在产品体验和差异化上下功夫,毕竟对于科技数码产品来说,最终还得靠体验留住用户 。
5.黑马出现,boAt跻身全球TWS耳机市场销量第四
正当许多用户认为全球TWS耳机市场格局已经稳固之时,以黑马之势快速崛起的boAt证明了TWS耳机市场仍充满许多可能 。
今年第三季度,来自印度的可穿戴设备制造商boAt出货量增速达到225.5%,以单季度280万台的出货量排名全球第四,仅次于小米的490万台 。boAt的快速发展与其平价的产品策略有关,多数产品集中在人民币30-250元之间,契合当地用户对于低价TWS耳机的需求 。
点评:boAt的快速崛起,说明TWS耳机在部分新兴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对于国产TWS耳机品牌来说,主动出海寻找新的增长点,不失为一个打破销量瓶颈的好方法 。
在笔者看来,TWS耳机并非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这给了许多品牌入局的机会,在一些新兴市场中,厂商们拼的不是产品的设计和科技含量,而是品牌经营、分销渠道和售后支持 。boAt的崛起并非偶然,随着其在当地市场供销体系的进一步完善,boAt在2022年完全有可能冲上全球TWS耳机销量第三的宝座 。
2021年TWS耳机的技术特征TWS耳机和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很像,内核都是以技术驱动用户体验的提升 。不过,TWS耳机又与其他产品不一样,受限于内部寸土寸金的可利用空间,TWS耳机行业极其看重供应链技术或厂商自研技术的升级 。
2021年的TWS耳机市场走的是“技术普及”路线,将一些原来比较“高冷”的技术下放到更多产品线当中,使更多用户能够享受到技术升级带来的新乐趣和使用上的便利 。
1.计算声学开始普及
以往的普通耳机就像是一个传声单元,只负责传递和播放声音,而随着TWS耳机搭载了具有一定算力的芯片,并配合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等元器件,使得这类TWS耳机在功能和体验相较传统蓝牙耳机有了质的飞跃,开发出了空间音频和360度音效等功能 。
空间音频原来是苹果AirPods Pro和AirPods Max独占的功能,但在2021年苹果将其下放给了AirPods 3,直接推动了空间音频功能的普及 。在安卓端,小米在去年三季度也带来了自己的空间音频功能,主要支持设备为“小米真无线降噪耳机3 Pro”,其空间音频的实现原理与苹果类似,均为芯片、算法和陀螺仪的软硬件配合 。
TWS耳机行业的2021

文章插图


在空间音频之外,360度音效也逐渐开始出现在高端TWS耳机上 。三星的Galaxy Buds Pro上的360度环绕音效,采用的是杜比头部追踪技术,通过传感器追踪用户头部移动并定位声音的方向,与空间音频类似,都是提升用户的临场感 。
笔者认为,空间音频和360度音效的普及具有一定的“后发”特征,像是AirPods Pro刚开始并没有空间音频功能,在苹果随后推送的耳机新固件和iOS 14才增加了对空间音频的支持 。也就是说,部分搭载有相应芯片和传感器的TWS耳机,在后期完全有升级空间音频或360度环绕音效的可能,这部分主要靠厂商的算法提升和第三方软件厂商的适配,笔者也预计2022年会有更多厂商推送空间音频的升级固件,不过主要面向中高端TWS耳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