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人排队等着吃汉堡( 二 )


你想想我这个餐厅就1000个座位,外面有5000个人排队,当时电视台好事,摄像采访人员专门去拍了这个排队的人流,结果电视台的车沿着排队的人的长龙,开了5分钟还没开到队尾,您想想5000人是个什么概念 。
开业的第一天,这5000人统统都涌入到了餐厅之中,最终统计下来第一天,这个最大的麦当劳接纳了超过3万名顾客,是东西便宜吗?真不便宜 。
当时苏联普通老百姓一个月大概就挣200卢布,一个麦当劳巨无霸当时卖快四卢布了,你想想这就相当于一个麦当劳,今天得卖50块钱,这绝对不是一笔小钱 。
但是甭管售价多高,阻碍不了苏联老百姓这个好奇心,尤其是麦当劳在选人上还颇为动了一番心思 。
以往传统的苏联商店跟咱们国家改革开放之前比较相似,都是国有的嘛,所以历来是这个门难进脸难看,那个售货员拽的好像你欠他多少钱似的,你跟他要一个东西,他还爱答不理的 。
结果麦当劳不是这样,麦当劳开业之前选的这600个服务员,一水的大学生,素质高长相靓丽,而且麦当劳还推出他那种特有的微笑服务,让每个人都感觉到如沐春风 。
甚至当时夸张到什么状态?很多人,对当时麦当劳那个厕所都流连忘返,觉得麦当劳这个厕所怎么这么棒 。
说实话相似的一幕咱们国内也有,上世纪90年代,麦当劳肯德基在我国很多城市推开之时,那个时候我还记得,一个汉堡大概要卖10块钱人民币,10块钱今天看不算什么大钱,可是90年代初的时候,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只挣一两百块钱的时候,你想想10块钱是个什么概念 。
甚至当年最为时髦的上海年轻人,都会在上海的麦当劳举行婚礼,这在今天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稍微有俩钱的人,你结婚不得挑个五星级酒店,怎么可能找一个沙县小吃这种快餐厅搞婚礼,可是当年麦当劳肯德基,在我国很多年轻人心目中,就是那样神圣的存在 。
同样,当年的苏联人也是这样的喜爱麦当劳,说实话真是为了吃那一口汉堡包吗?可能苏联人饮食结构,跟西方人比较相似,他们可能相对还更能接受,中国人这个胃说实话,你让他去吃汉堡包,有很多人根本就是不喜欢的 。
但这架不住当年的麦当劳代表的是一种美国软实力,美国文化,我觉得在这一点上,美国人做的确实是相当不错的,把一个沙县小吃般的连锁地摊小吃搞得如此的高大上,以至于中苏两国人民同样的趋之若鹜 。
是啊,当年的美国大片不也是这样吗?很多年轻人以看美国大片为荣,但是时间长了,我们慢慢也品出来了,美国是有一部分优秀影片的,但是美国也有很多大片,其实就是声光影的堆叠,故事情节简单,根本没有更多的文化含量,真是很像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汉堡 。
看着有饭有菜,实际上就是给你解决一个充饥的问题而已,但是咱们不得不承认,由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以至于在那个年月,美国的软实力跟随它的经济铺满全球,开一个简单的汉堡连锁店而已,就让大家感觉到好像我去了美国一个样 。
只不过经过这30年的发展,美国在全球的实力衰退,也是我们都感受得到了,新一代的中国年轻人,已经可以平视西方了,所以美国的电影也好,美国的快餐也好,已经没有当年那种头上的光环了 。
所以在这个时候,当麦当劳离开俄罗斯的时候,除了某些极端的汉堡爱好者,要去买几百个汉堡存起来之外,对于大部分俄罗斯人而言,这不过就是一个不太入流的小吃退场而已嘛,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
原作者:李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