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找到了新流量密码( 三 )


文章插图
2.2亿次呼唤“小度”背后,谁才是最大受益者?风口越热,竞争无疑也就越激烈 。
从最初的“百箱大战”,到如今国内百度、阿里、小米的三巨头,智能语音助手在经历疯狂投入后,今天又在商业化落地上见了真章 。
一面是昔日对手阿里和小米不惜砸百亿级重金;另一面是美的、海尔等家电巨头积极高举“全屋智能”大旗,力图抢下高地 。
这背后,什么是小度智能屏的杀手锏?
答案是:一是强大的技术优势,二是强悍的数据优势 。
小米旗下的小爱同学,更大程度上是支持小米旗下的硬件,苹果Siri思路与此类似,原因在于小米、苹果本身基因是做硬件的公司 。
天猫精灵的打法跟Amazon Echo思路很像,重点是基于阿里巴巴或者亚马逊的商业生态来做,比如“购物”就是两家共同主打的应用 。
而背靠百度AI的“硬核后台”,技术是小度的立身之本,更是小度企业内部的生死线 。
小度拥有中国市场规模最大、最领先的对话式人工智能生态 。
中科院发布的评测报告显示,在听懂、理解用户的指令方面,小度系列智能产品是唯一听懂率超过90%的产品,同时小度还能和用户实现多轮自然语音对话 。
基于背后技术和数据优势,用户唤醒小度后,小度助手可以根据用户问答抓取到兴趣点,从而给予更加精准、恰当,个性化的反馈 。
再比如,人们正在对话,小度就能从嘈杂的背景音中分清楚是不是在叫它,做到不干扰的人机对话 。甚至学会了“看眼色”、“看手势” 。

又找到了新流量密码

文章插图
数据是AI最核心的燃料,数据越多,AI算法的自我反馈就能做得越好,机器模型自我学习能力就会越强,会越准确 。
如今,搭载小度助手DuerOS的设备单月语音交互次数能够达到66亿次 。
刀哥点评:
过去,有关渠道为王与内容为王的争论从来就没停止过 。
现在可以断定,渠道和内容一个都不能少 。
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小度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科技产品,而是更具有人格化的AI设备 。
“小度小度”,不再仅仅是一句指令,更成了很多人每天倾诉感情的一种仪式感 。
又找到了新流量密码

文章插图
因为它可以满足用户在情感和精神上的需求,并给予用户更多超越产品本身的价值和体验 。
而品牌要学会抱住“第三屏”的大腿,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生存技能 。
品牌和小度的蜜月期,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