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实验一经发表,便引起很多研究者,迅速出现几十个效仿实验,试图验证或驳斥它的结果 。
然而,所有这些实验最终无法得到确定无疑的结论 。原因就在于它们回避不开所谓“自我归因”和“巴纳姆效应” 。
自我归因是一种心理效应 。实验中的受试者可能在测试之前就已经被星座学说所沾染,测试的结果自然会接近星座学说的说法 。尤其是当整个社会都熟知了星座论断,并用它来自己,那么“真实的”情况就变得难以了解 。
另一种效应,巴纳姆效应,是“人们通常会认为一段概括而模糊的人格非常自己”的现象 。这种现象也在专门的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
虽然一开始人们认为统计学研究方法的介入是一个验证或反驳占星理论的有力工具,然而,后面才慢慢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这个课题也逐渐被心理学家搁置起来 。

文章插图
疾病的季节性差异印证了星座学说?
从实质上来说,星盘的不同就是出生时间的不同 。这些人在精神气质或生理上是否存在差异,心理学研究的结果模糊不定,但医学上确有得到广泛承认的发现 。
医学研究者已经发现了多种疾病是与时间有关的,季节性情绪障碍是其中之一 。的症状包括抑郁情绪、缺乏、嗜睡、体重过度增加、焦虑、难以集中注意力等 。在北半球,这些症状从-月起始,到次年月结束 。南半球患者症状的出现和北半球相差六个月则,它与节假日的因素并无因果关系 。
还有人统计了历时超过年、覆盖全球个的多次统计研究,发现绝大部分研究显示冬春之交出生的人群中,精神症患者比其他季节多出%-% 。
在年代,医学界的是这样的:“季节性研究对科学家来说多少有点不光彩”,“这种研究一听就像是伪心理学或者玄学” 。
到了年,英国的哈尔和瑞典的达仑’用大样本数据、合理的对照组、更科学的统计,使这个研究课题开始被人接受 。他们因而也被视为季节性研究领域的奠基人 。
在季节性研究方面,年,荷兰的一项研究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怀孕失败的女人生日高峰集中在两个相当小的时间范围:月日至月日,月日至月日 。这是理论尚不能解释的结果,它意味着尽管对生育的研究往往集中在阶段,但是实际上,成生育所需的的损伤很可能早在生命发育的第一阶段就埋下伏笔 。
精神症的季节性差异已经获得普遍认可,除此之外,人们在双相情感障碍、自闭症和饮食紊乱症中都发现了出生季节的特殊分布 。
地磁风暴:第种可能性
对于精神症季节性分布的机理,人们先后提出了多达种的可能性 。然而,这些解释中的一些后来被否定,剩下的也无法令人满意 。
正当人们已经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年,美国罗斯大学医学院的罗纳德·凯提出了第种可能——地磁风暴 。
凯汇总了前人统计的、总数约万的精神症患者的出生信息 。把每个月出生的患者所接受的地磁场活动总量算出来,他假设怀孕时间个月,假设第-个月是接受磁场影响最重要的月份,因此加总了从第-个月的地磁场强度,作为这个月出生的患者接受的地磁总量 。
结果显示,孕育时期地磁场强度较高的婴儿,患病几率较低 。
在做了可能的误差分析之后,凯在非常谨慎地声明,有相关性绝不能因果,也许它们都是另一因素的结果,而即便真实存在由磁场引起的因果关系,实际的机制也完全不清楚 。
地磁风暴是地球磁层受到的扰动,由太阳风与地球磁场冲撞引发 。而太阳风是太阳发出的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它与太阳的活动情况密切相关 。
其实人们早就注意到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 。人们发现,至少有三个时期是可以确定的长时段的活动极小期,即公元-年,-年,和-年 。年美国《科学》发表的一篇后来成为经典的,便是确认了太阳活动的极小期和人类历史上的寒冷期相对应 。
太阳活动的周期为存在?
太阳处于运动之中,这种运动的周期和行星周期性的组合有很大关系 。太阳绕质心运动主要受到的牵制就是几颗行星——木星、土星、海、天,这四颗行星加起来占了除太阳之外的%的质量 。如果太阳速度发生了变化,那主要的贡献就是这四颗大行星,其中又以木星为最 。
这四颗行星的会合周期,即连线的频率,与太阳活动极小期刚好都是大约年 。这只是巧合吗?行星的会合是否与太阳活动之间存在物理?目前为止没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