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1954年,一农村老太太来到南京,开国少将热泪盈眶:娘,儿子在这( 二 )


原来 , 周茂银和两个儿子在汉口生活很艰难 , 只好将其中一个孩子送回家 。 那个工厂是洋人开的 , 父子三人往往天还没亮就开始做工 , 等到天黑透了才回到宿舍休息 。 三人挤在一个狭小、阴暗的房间里 , 常常受到老鼠和蟑螂的侵扰 。
每天的伙食都是豆腐白菜 , 没有半点油水 , 可即便如此简陋的伙食 , 厂里也不管饱 。 一到饭点 , 所有工人都抢着打饭 , 周家兄弟俩年纪太小 , 往往连饭桶的边都挨不到 , 周茂银也没法帮两个儿子 , 心里十分不忍 。
不仅如此 , 工头还极力压榨工人们的劳动价值 , 不仅逼迫大家加班 , 还无故克扣工资 。 那点薪水勉强能维持日常生活 , 为了攒钱 , 周茂银只好将周世忠送回老家 。 就这样 , 一家人分隔两地 , 父亲和小儿子周诗海在武汉谋生 , 母亲和大儿子周世忠在红安过着苦巴巴的日子 。 虽然生活艰难 , 但日子还是要过下去 , 李少青决定带着儿子一起将“小买卖”做下去 。
【爱历史】1954年,一农村老太太来到南京,开国少将热泪盈眶:娘,儿子在这
文章图片
那段时间 , 只要天气允许 , 李少青就挎着一个小竹篮到周边各个村庄卖油条、炸果子 。 东西干净 , 价格也便宜 , 稍微有点钱的人家都愿意买 。 赚得不多 , 可也总算有口饭吃 , 李少青的心里很知足 。
看着母亲这么辛苦 , 懂事的周世忠主动到村里一户有钱人家放牛 。 没想到这家人很狡诈 , 一开始说好只放牛 , 后来却把家里的农活和家务都一股脑儿塞给周世忠 。 为了补贴家用 , 周世忠只能默默接受这一切 。
再到后来 , 时局发生变化 。 从前那些乡绅土豪开始变本加厉欺负农民 , 李少青的小生意也做不下去了 , 周世忠也不再为富人干活 。 生活变得比以往更艰难 , 但命运的转机悄然出现 。
1930年春天 , 黄安县二程区(六区)成立了苏维埃政府 , 给这个穷困、落后的小山村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 周世忠的堂叔周春山当选乡苏维埃政府主席 , 在他的领导下 , 广大劳苦群众纷纷行动起来 , 打土豪分田地 , 将平日里欺压他们的老财主好好教训了一番 。
不久 , 还成立了儿童团 , 聪明勇敢的周世忠被任命为大队长 。 他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各村的儿童团员搞训练 , 帮助乡苏维埃政府站岗、放哨 , 成日里忙得脚不沾地 , 常常天不亮就出去 , 天黑才回家 。 看着儿子为老百姓做事情 , 李少青打心眼里高兴 , 同时她也有些不安 , 隐隐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
【爱历史】1954年,一农村老太太来到南京,开国少将热泪盈眶:娘,儿子在这
文章图片
果然 , 母亲的直觉是最准确的 。 那天 , 周世忠干完活赶回家中 , 李少青早早就在家门口等 , 周世忠佯装生气地对母亲说:“天晚了 , 风大 , 吹凉风对身体不好 , 我回来得晚 , 您不用等我 。 ”说着 , 就把母亲拉进屋 。
可刚一进屋 , 还没落座 , 李少青便快步去厨房为儿子打来一盆热乎的洗脚水 , 周世忠见了直接急眼了:“我都跟您说了多少遍了 , 这些事情我自己来就行 , 您快坐下歇歇 , 正好我有个事要跟您说 。 ”听了儿子的话 , 李少青笑着坐下 , 问道:“难得你有事情要讲给我听 , 快说说吧 , 难不成是碰见什么有趣的事了?”
周世忠正要回话 , 可他一抬头就看见母亲鬓角新长出的那几根白发 , 有些说不出口 。 看着儿子欲言又止的模样 , 李少青忍不住催促道:“莫不是出什么事了?哪有人说话说一半的 , 你快点讲清楚 , 别让娘着急 。 ”
早说晚说都得说 , 周世忠不再犹豫 , 他对母亲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娘 , 我也不瞒你了 , 今天胜宗哥跟我说他要去当红军 , 我也想参加红军干革命去 , 希望您能同意……”
【爱历史】1954年,一农村老太太来到南京,开国少将热泪盈眶:娘,儿子在这】谁知周世忠的话还没说完 , 李少青就忍不住哭了起来 。 这些年丈夫和小儿子在外打工 , 自己一个人含辛茹苦抚育周世忠 , 如今孩子年纪尚小却要离开自己 , 这怎能让她不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