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212年,一个空食盒断了大汉的希望( 三 )


"九锡"之礼都是皇帝赐给大臣的荣誉物品 。 但臣子往往会拒而不受 , 更没有自己去要的 。
对政治高度敏锐的荀彧心里明白 , 这哪里是什么"九锡" , 分明就是篡逆的代名词 。
荀彧告诫曹操:"不要忘了从始至终都是在兴"义兵" , 虽然您已经无人能敌 , 但要"忠贞之诚"..."《三国志》载:"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 , 秉忠贞之诚 , 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 , 不宜如此 。 "
【历史故事】212年,一个空食盒断了大汉的希望
文章图片
荀彧的话让曹操对他从此彻底寒心 。
08
《三国志》之中隐晦的记载了 , 在荀彧死后第二年 , "太祖遂为魏公矣" 。
荀彧的预见很准 , 但已经身死 , 为汉室再也无能为力了 。
《三国志》中对荀彧的死 , 只有三个字"以忧薨" 。
字数越少 , 事儿越大 。
以荀彧的功绩和地位 , 他的死一定不会只有这么简单 。 据《魏氏春秋》记载:太祖馈彧食 , 发之乃空器也 , 于是饮药而卒 。
【历史故事】212年,一个空食盒断了大汉的希望
文章图片
关于空食盒的说法 , 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 , 曹操送来空食盒就是告诉荀彧 , 我这里已经没有你饭吃了 。
二是 , 告诉荀彧 , 你所忠的大汉已经没有俸禄给你了 , 倒不如尽早弃暗投明 , 来明公这边 。
不论哪一点 , 如今一副空食盒的到来 , 荀彧都会用死结束他光辉的一生 , 也尽到了汉臣最后的本分 。
01
后汉书记载:"颍川荀彧 , 王佐之器" 。
荀彧出身颖川名门 , 俊美才高 , 身为世家名公子的他在年少之时 , 就已经显露出与众不同的风采 。
荀彧究竟有多俊美呢?陌上颜如玉 , 公子世无双 , "荀令留香"被后世称为美男子的代名词 。
永汉元年(189年) , 胸怀天下且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荀彧初入官场不久 , 便遭遇了董卓之乱 , "自为相国 , 赞拜不名 , 入朝不趋 , 剑履上殿" , 看不惯董卓的暴行的荀彧 , 毅然辞官回乡 。
可不是因为貌丑的董卓嫉妒荀彧的俊美 , 而是因为颍川士族影响力太过巨大 , 而荀家更是其中的权威 。
在董卓心中 , 既然不能为我所用 , 那就除之而后快吧 。
这些早被荀彧预料到了 。
返回颍川老家的荀彧曾经告诫过乡亲父老 , "颍川 , 四战之地也 。 天下有变 , 常为兵冲 。 密虽小固 , 不足以扞大难 , 宜亟避之 。 "
可惜的是 , "乡人多怀土不能去" , 无奈之下的荀彧只好仅仅带着自己的宗族远逃冀州 , 结果没有听从他建议的乡人 , 日后大多都被董卓手下大将李傕所杀 。
荀彧率领颍川众人到达河北地界之后 , 受到了袁绍的隆重接待 , 荀家之中也有数人纷纷在袁绍麾下担任要职 。
但是 , 颇有政治天赋的荀彧 , 又预见到了袁绍不足以成事 。
同时纵观天下群雄 , 荀彧认为还在东郡苦熬的曹操 , 或许更加能够挽救风雨飘摇的大汉王朝 。 《三国志》:"比至冀州 , 而袁绍已夺馥位 , 绍待彧以上宾之礼 。 彧明有意数 , 见汉室崩乱 , 每怀匡佐之义 。 时曹操在东郡 , 彧闻操有雄略 , 而度绍终不能定大业 。 "
【历史故事】212年,一个空食盒断了大汉的希望
文章图片
02
初平二年(191年) , 荀彧力排众议的投靠了比自己大7岁的曹操 。 能够及时带领亲族免受灭顶之灾 , 可以说荀彧有几分运气 。
但是能够脱离当时风头正劲的袁绍 , 转而为还在谷底苦苦支撑的曹操效力 , 就不能不说荀彧对于政局的正确判断超出常人 。
而颍川士族在后汉时期 , 对于曹魏政权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后来曹丕称帝时对颍川系重臣说"昔汉祖以秦中为国本 , 光武恃河内为王基 , 今朕复於此登坛受禅 , 天以此郡翼成大魏!"
而荀彧更是颍川士族中翘楚 。
初平三年(192年)起 , 荀彧的能力很快得到曹操的赏识 。 身为一代枭雄的曹操 , 每逢大战都一定要听一听荀彧的意见 , 可见对其有多重视和信任 。
荀彧自然感激曹操的知遇之恩 , 接连为曹操举荐了众多治国良才 。
荀帅哥组建起来的队伍自然不同凡响 , 钟繇、郭嘉、陈髃、杜袭、司马懿、戏志才…这一串的名字 , 无一不在后汉 , 乃至三国时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
03
老大只能有一个 , 这就是江湖的规矩!
于是战争爆发了 。
当曹操知道自己早晚要与袁绍有一战之处 , 面对这个超级学霸 , 曹操心中其实也没有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