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东京梦华录》中“海上东京”的建筑师包理佳( 四 )


饮食果子
在电视剧里 , 我们看的比较多的是 , 主角和其他的东京同行斗法 , 但是他们的客人——东京城的食客们也都是非常刁钻的 , 金庸笔下的黄蓉 , 她也是宋朝人 , 出了名的会吃 。
宋人会吃 , 也倒逼着餐饮业的工作流程高度专业化 , 服务也非常精细 。 这从另一个侧面 , 反映出城市发展程度之高 。
【爱历史】《东京梦华录》中“海上东京”的建筑师包理佳
文章图片

太平日久 , 人物繁阜 。 垂髫(tiáo)之童 , 但习鼓舞;
班白之老 , 不识干戈 。 时节相次 , 各有观赏 。
灯宵月夕 , 雪际花时 , 乞巧登高 , 教池游苑 。
——《梦华录序》
时节
这个部分灵感来自序言 , 在《东京梦华录》的自序中 , 孟元老介绍自己在崇宁二年(1103年)随父亲来到汴京(今开封) , 在京居住23年 , 靖康之变时(1127年)南迁 。
金灭北宋 , 孟元老南渡 , 身在绍兴的他 , 常忆东京之繁华 , 却只能在梦中追忆 , 于是诉诸笔端 , 著成《梦华录》 。 他笔下的东京 , 朱雀门外的夜市人声鼎沸 , 大相国寺的市场车水马龙 。
从朝堂到市井 , 全国人民生活在这样一片歌舞升平之中 , 仿佛真的可以万年万万年 。 殊不知 , 离“汴京锦绣付残灰”已经不远了 。
【爱历史】《东京梦华录》中“海上东京”的建筑师包理佳
文章图片

穿城河道有四 。 中曰汴河 , 运东南之粮 ,
凡东南方物 , 自此入京城 , 公私仰给焉 。 ——《河道》

北宋东京的桥 , 最有名的是《清明上河图》的主角——汴河 , 汴河两岸的市井之盛千古闻名 , 然而在画面之后 , 这些桥其实从不同的方向 , 将各地的物资运输进来 , 可能大家没注意 , 比如汴河其实是负责运输东南粮食漕运和土特产 , 他们是东京城不折不扣的生命线 。
【爱历史】《东京梦华录》中“海上东京”的建筑师包理佳
文章图片

旋立鸡竿 , 约高十数丈 , 竿尖有一大木盘 ,
上有金鸡 , 口衔红幡子 , 书“皇帝万岁”字 。
盘底有彩索四条垂下 , 有四红巾者 , 争先缘索而上 ,
捷得金鸡红幡 , 则山呼谢恩讫 。 ——《下赦》
下赦
这是皇帝亲自出席大赦囚犯的仪式 , 整个仪式很是戏剧性 , 像是一场大型杂技表演 。
大赦现场会竖起一根十多丈高的鸡竿 , 竿尖放置有一个大木盘 , 里面站着一只金鸡 , 嘴里衔着一枚红幡子 , 上面写着“皇帝万岁”四个字 。
大木盘底下垂下来四条彩色绳索 , 四个头系红头巾的人 , 各抓住一条彩索 , 竞相向上攀援 。 最先爬到顶上的人 , 摘下金鸡嘴里的红幡子 , 高呼万岁谢恩 。
【爱历史】《东京梦华录》中“海上东京”的建筑师包理佳
文章图片

宣和间尽植莲荷 , 近岸植桃李梨杏 ,
杂花相间 , 春夏之间 , 望之如绣 。 ——《御街》
御街
御街是皇帝祀祖、举行南郊大礼和出宫游幸往返经过的主要道路 , 作为御道 , 望之如绣 , 夏天的荷花 , 春末夏初的时节 , 桃花、李花、梨花、杏花次第开放 , 杂花相间 , 远远望去 , 一片锦绣 , 这里主要是在植物的选择上 , 为我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
【爱历史】《东京梦华录》中“海上东京”的建筑师包理佳
文章图片
【爱历史】《东京梦华录》中“海上东京”的建筑师包理佳
文章图片

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夏季展现场
这系列作品 , 在2017年夏天的学院夏季展上展出 , 它们意外地成就了我的第一份工作 。
展出时 , 有一家著名的建筑事务所KPF——就是建造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那家建筑设计公司的合伙人 , 看到了我的作品 , 主动找到我邀请我入职 , 于是我成为了那年这家公司伦敦办公室录取的两名应届毕业生之一 。
2018-2019年 , 我参加了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夏季展 , 在正式对外开放前 , 展出画作就全部被预定完 。
【爱历史】《东京梦华录》中“海上东京”的建筑师包理佳
文章图片

工作中的建筑师包理佳
我自己也很吃惊 , 这么多的询问量 , 有很多观众通过工作人员 , 要来了我的联系方式 。 这当中 , 大部分是欧洲人和在海外的华人 。
【爱历史】《东京梦华录》中“海上东京”的建筑师包理佳
文章图片

明仇英《琵琶行》图局部
中国画并不是一个一点透视 , 以对我影响最大的仇英来说 , 他视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散点 。 比起照片 , 更像不同照片的拼贴 。 他的视角可以是在平视、俯视、远眺中游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