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福王朱常洵惨遭李自成炖肉?洛阳出土一块墓志揭开了“福禄宴”的真相( 二 )


惊慌失措的朱常洵赶紧带着儿子朱由菘和几个美女逃跑 , 360斤的大胖子是逃也逃不动 , 跑也跑不动 , 没走几步便气喘吁吁 , 眼看自己是没戏了 , 只好叮嘱儿子逃出城去 。
很快 , 朱常洵便在迎恩寺里被搜到 , 而他的儿子朱由菘则藏了起来 , 当天夜里借助夜幕的掩护 , 从城墙上缒绳逃了出去 。
朱常洵被捕后 , 马上被押到城西的周公庙 , 那里有人在等他 。
弟兄们 , 吃大餐
【爱历史】福王朱常洵惨遭李自成炖肉?洛阳出土一块墓志揭开了“福禄宴”的真相
文章图片
朱常洵被五花大绑押到周公庙(今天洛阳应天门城楼东侧) , 在那里等候他的正是李自成 。
李自成对这位肥头大耳的王爷恨之入骨 , 都不用稿子 , 脱稿骂了他半小时 。
这还不解恨 , 随后他又命人打了他五十大板 , 最后才拖出去斩首示众 。 福王府里的两个小太监看到福王被杀 , 悲痛欲绝 , 抚尸大哭 , 对农民军说福王死了 , 我等也不愿苟活 , 只请求给一副棺材收殓王爷的遗体 , 我等就是粉身碎骨也没有遗憾 。
也许是小太监的忠义精神打动了李自成 , 他破例同意了这个请求 , 命人找来一副棺材 , 用牛车载上 , 收殓了朱常洵的尸体 。
看到朱常洵的尸体被放入棺中 , 两个小太监这才安心的自缢而死 。
杀了朱常洵后 , 农民军将福王府翻了个底朝天 , 最后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 大火一连烧了三天都没有熄灭 。 消息传到北京 , 当时在位的崇祯帝万分震惊 , 沉痛地下诏废朝三日以示哀悼 , 并要求洛阳官府隆重改葬朱常洵 。
【爱历史】福王朱常洵惨遭李自成炖肉?洛阳出土一块墓志揭开了“福禄宴”的真相
文章图片
以上的事情经过是《明史朱常洵传》里的记载 , 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 但是在另一本书《明季北略》里 , 却是另一个版本 。
《明季北略》是明末遗民计六奇写的史书 , 记载了明朝末年的众多历史事件 , 是研究了解明末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 。 计六奇在书中也写到了李自成攻陷洛阳 , 处死朱常洵的事情 , 不过他笔下的这件事却更有冲击力 。
首先他写到朱常洵指挥守军奋勇杀贼 , 斩获颇丰 , 只可惜最后王绍禹的部下叛变 , 开城门投降 , 放农民军进城 。 朱常洵和吕维祺等二百多乡绅都被押到周公庙门前 。
吕维祺劝朱常洵维护皇家的脸面 , 坚贞不屈 , 视死如归 , 可惜朱常洵做不到呀 , 他向李自成哀求饶命 , 当然这不会有任何效果 。
在计六奇的笔下 , 李自成手下的农民军变成了嗜血的怪兽 , 他们把朱常洵剥去衣服 , 洗干净扔进一口大锅里 , 放满水加入鹿肉 , 还有葱姜蒜之类的配料 , 大火烧开小火慢炖 , 美其名曰“福禄宴” , 取鹿禄谐音的意思 。
就这样 , 一代肥王居然被吃了 , 如此匪夷所思的剧情居然堂而皇之写入他的历史笔记里 , 给后世造成了深远地影响 。
直到今天 , 这个说法还很有市场 , 影响着很多人 。
那么 , 朱常洵到底是怎么死的 , 他究竟有没有被吃掉呢?
数百年后 , 一个偶然的机会 , 他的墓志出土了 , 真相大白了 。
福王 , 你怎么看
【爱历史】福王朱常洵惨遭李自成炖肉?洛阳出土一块墓志揭开了“福禄宴”的真相
文章图片
前面提到崇祯下诏要求洛阳官府隆重改葬朱常洵 , 这说明李自成的军队很快就退出了洛阳 , 事实也确实如此 。
洛阳陷落后 , 来自省城开封的援军迅速向洛阳进发 , 在明军主力赶到前 , 李自成就带领军队退出了洛阳 。 明军收复洛阳后 , 很快就重建了洛阳的官府机构 , 第一件事就是遵照旨意为朱常洵改葬 。
这说明李自成只是很随意地安葬了朱常洵 , 这当然不行 , 必须重新隆重改葬 , 这件事就由新组建的洛阳府衙负责 , 而为朱常洵撰写墓志碑文的不是别人 , 正是他逃跑的儿子朱由菘 。
儿子为老爹写墓志 , 难免会粉饰一番 , 比如写朱常洵如何大义凛然 , 视死如归 , 怒骂贼寇之类 。
【爱历史】福王朱常洵惨遭李自成炖肉?洛阳出土一块墓志揭开了“福禄宴”的真相
文章图片
无巧不成书 , 这块墓志居然在三百多年后重见天日了 。
上世纪九十年代 , 在洛阳市区西北的孟津县麻屯镇庙槐村东南500米处 , 出土了一块墓志 , 墓主就是这位胖王爷朱常洵 , 墓志简要介绍了朱常洵的生平事迹 , 最后署名朱由菘撰文 , 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明代文物 , 真实记录了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往事 。
至于“福禄宴”的真伪 , 从当时的情况分析来看 , 其实就是当时的封建文人的污蔑栽赃手段 , 属于明代的地摊文学 , 因此清代修《明史》就不予采纳 , 其实是有他们的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