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浙江省博物馆藏东晋羊首壶
周顗出来的时候 , 王导还在宫外等候 , 王导看见周顗出来 , 就大声呼叫周顗 , 王导这个时候心里很急呀 , 他不知道王导在皇帝的跟前有没有营救自己 , 就希望周顗能停下来和自己说一下现在的状况 。
可是周顗根本不理王导 , 一句话都没有对王导说 , 还故意对身边的随从人员说道:“今年要杀掉这些闹事的乱臣贼子 , 把金印和兵权要从他们手里夺过来 。 ”
周顗回到家里之后 , 又马上给司马睿写了一封奏折 , 言辞恳切地为王导说情 , 在周顗的努力之下 , 司马睿不但没有怪罪王导 , 反而对王导委以重任 , 可是这一切王导都不知道 。 王导认为周顗在皇帝面前没有营救自己 , 心里一直暗暗痛恨周顗 。
【【历史故事】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伯仁是谁?这句话又是谁说出来的呢】导犹在门 , 又呼顗 。 顗不与言 , 顾左右曰:“今年杀诸贼奴 , 取金印如斗大系肘 。 ”既出 , 又上表明导 , 言甚切至 。 导不知救己 , 而甚衔之 。
文章图片
由于王敦在武昌发动兵变 , 司马睿组织的抵抗兵力不足 , 很快就被打败了 , 王敦只是想巩固王氏的地位和利益 , 并不想取代司马睿 , 所以他就假惺惺地和司马睿讨价还价起来 , 说杀掉皇帝身边的几个奸臣就行了 。
司马睿没办法 , 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王敦为所欲为了 , 王敦最痛恨周顗和戴若思了 , 就把他们抓了起来 , 并且征询王导的意见 , 王敦问王导:“周顗和戴若思两个人名望最高 , 大江南北都很尊崇他们 , 是不是应该让他们位列三司 , 任命为朝廷重臣呢?”王导没有回答王敦的询问 。
文章图片
描绘东晋人物形象的创世名作·顾恺之《女史箴图》
王敦又问:“你不发表意见就是不同意他们做朝廷重臣了 , 既然不做朝廷重臣 , 那让他们做一个低级的令仆 , 你看如何?”王导一声不吭 。 王敦又说:“既然不能用 , 就一起杀掉算了 。 ”王导还是没有说话 , 一声不吭 , 态度不明朗 , 好像一副既不赞成又不反对的样子 。
敦既得志 , 问导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 , 当登三司 , 无所疑也 。 ”导不答 。 又曰:“若不三司 , 便应令仆邪?”又不答 。 敦曰:“若不尔 , 正当诛尔 。 ”导又无言 。
文章图片
周顗被杀后 , 王氏兄弟继续大权在握 , 王导主持朝政 , 有一次王导清点大臣们给皇帝的奏折 , 无意中见到了周顗曾经为了营救自己而给司马睿写的奏折 。
王导反复读着这一封奏折 , 奏折中周顗的言辞恳切 , 极力地为自己开脱 , 奏折中周顗没有说一句对自己不利的话 , 而且王导又知道了周顗曾经和司马睿面谈的时候 , 也是在不遗余力地营救自己 。
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周顗 , 周顗的死完全是自己的态度不明朗而一手造成的 。 王导感到非常内疚 , 悔恨周顗的死和自己有直接的关系 , 回想起曾经两人的关系 , 心中很悲伤 。
文章图片
王导手里拿着奏折痛哭流涕的说道:“我虽没有亲手杀了伯仁 , 伯仁实际上是因为我才被杀的 , 九泉之下 , 都对不起这样一位好朋友 。 ”
导后料检中书故事 , 见顗表救己 , 殷勤款至 。 导执表流涕 , 悲不自胜 , 告其诸子曰:“吾虽不杀伯仁 , 伯仁由我而死 。 幽冥之中 , 负此良友!”
文章图片
这就是“伯仁之死”的故事 , 王导虽然没有直接杀伯仁 , 但是伯仁的死却和王导有直接的关系 , 是由于王导不明确的态度而造成的 。
由于明白了事实的真相 , 王导对自己的行为十分悔恨 , 心中也是很不安的 。 王导说的这句话便在历史上流传了下来 。 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常被人们提起的一句名言 。
- 【爱历史】三国孟达,堪称三国中最大的“搅屎棍”,他的一生影响了太多人
- 【爱历史】嫁给大自己49岁的李宗仁,胡友松八个字总结:愿赌服输,一声叹息
- 【爱历史】朱元璋父母去世时,地主拒安葬,朱元璋称帝后,地主下场出乎意料
- 【游戏迷】DNF搬砖技巧:掌握这些小技巧,效率收益两把抓
- 【游戏世界】RNG惨遭TES三比零碾压!前LPL解说直言:阿Bin没给RNG带来质变
- 【爱历史】如果清朝不丢失库页岛和贝加尔湖地区,中国的发展会怎样?
- 【游戏迷】“S11冠军EDG给路人当陪玩”EDG选手打峡谷之巅四排,4个冠军被路人带C,粉丝:明年EDG连冠
- 【历史故事】蒋介石死后,晚年的宋美龄在美国靠什么生活
- 【游戏世界】S26赛季皮肤归属确定,黄忠与芈月获得,新赛季皮肤都已官宣
- 【爱历史】唐宋时期,广州人口数量增长,广州居民的主要来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