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爸爸育儿|我们不应该只会降温。附日常小儿发烧中医辨证完备思路,对于发烧( 二 )


很多朋友在开始学习中成药的时候都会问?现在退烧了 , 如果晚上再烧起来还怎么办呢?
反复烧 , 是使用退烧药的常见情况 。
原因是 , 吃了退烧药之后了那个退烧是个假象 。
羊爸爸育儿|我们不应该只会降温。附日常小儿发烧中医辨证完备思路,对于发烧
文章图片
因为会反复发烧 , 加上降温效果又很迅速 , 所以我们常常不能避免对退烧药的反复使用 。 羊爸爸社区有妈妈们的一些个案反馈 , 小孩在使用退烧药后不到一分钟就出现惊厥 , 或者十分钟之内出现惊厥 。
因为退烧药可以发汗 , 而惊厥大多是因为津液缺失造成 , 那么我们大概可以推断 , 一方面是小孩平时脾胃状况不太好 , 津液供给能力不足 , 一方面是退烧药的反复使用快速地消耗了身体的津液而导致的惊厥 。
这里我们需要不断提醒妈妈们的是:反复使用退烧药、滥用退烧药 , 对小孩体能的过度损耗后 , 对小孩的脾胃极可能存在潜在的伤害 , 导致后续长期体质问题;在此观点上 , 相信国内外权威的西医也秉持同样的意见 。
说到底 , 孩子发烧 , 首先要学习的是每一种发烧背后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
再划重点:
来看发烧的急重鉴别
急证需要找靠谱医生的情况:持续的神志不清 , 抽搐频繁 , 持续高热 , 大便几日不通 。 有惊厥史的小儿 , 高热时间超过三天 , 家长处理却无效的 。
普通发烧可以通过辨证处理:精神稍差 , 舌苔异常(变厚或变黄) , 怕冷 , 怕热 , 手脚凉 , 手心烫 , 出汗而不退烧 。
变蒸发烧不需要处理:精神正常 , 无汗或微汗 , 没有明显咳嗽 , 腹泻 , 便秘的症状 , 手脚温热 , 耳朵 , 屁股凉 。 变蒸是小儿生长过程中生理的需要和更新 。 每次变蒸发烧后 , 小儿会在智力 , 体力方面就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
继续划重点:
辨证发烧的常见种类和处理方法
积食发烧:由于吃了超过当下自身消化能力的食物而引发的肠胃垃圾积滞之后引起的发烧 。 不一定是吃得太多而引发积食 , 有时候 , 高蛋白制品 , 多油 , 重口味 , 多添加剂 , 多寒性 , 生冷(如水果)等 , 由于需要通过更多的热能动力进行消化吸收 , 所以 , 也会引发积食 。
其中需要注意的两个关键点是:1 , 自身脾胃消化能力和动能不足 。 (如小儿娇嫩的脾胃 , 如正处在生病时 , 如相对的虚寒体质)
2.则是食物自身被消化时的难度等级 。 (如肉蛋奶的难度等级大于蔬菜 , 水果的难度等级大于米饭 , 米饭的难度等级大于稀饭 。 )
伴随会有 , 舌苔厚 , 手心烫 , 大便硬黑 , 恶臭 , 或者便秘 , 口臭 , 爱喝水 , 怕热等特征 。
处理思路是:通便 , 消食化积 。
中成药可以使用的是四磨汤口服液 , 或保和颗粒 。 也可以使用外治法 , 如运八卦 , 掐四缝 , 下七节骨等 。 如果大便通了 , 垃圾排出了 , 就会退烧 。
受寒发烧:这个很好理解 , 就是受了风寒 。 除了冬天 , 其他季节也同样会受寒 , 比如空调房 , 比如洗澡或脱衣服 , 运动出汗后马上脱了衣服 , 一冷一热 , 都会容易受寒 。
伴随会有 , 舌苔薄白 , 鼻涕 , 喷嚏 , 鼻塞 , 咳嗽 , 怕冷 , 不出汗 , 或汗少等特征 。
处理的思路是:祛寒发汗
【羊爸爸育儿|我们不应该只会降温。附日常小儿发烧中医辨证完备思路,对于发烧】如果是单纯的受寒发烧没有伴随积食或其他情况 , 那么食疗方法推荐的是生姜红糖水 , 葱白淡豆豉汤 , 外治法推荐的是按摩热敷大椎 , 艾叶煮水泡脚 , 贴丁桂儿脐贴等 。 汗液会把风寒邪气带出体外 , 所以出汗后 , 就会退烧 。
温病发烧:有时是因为季节的变化 , 如春天阳气生发时 , 人的体内也需要跟随季节进行一些调整变化而引起的发烧 , 有时是因为感染了流行性病毒引发的发烧 , 多见高烧 , 幼儿急疹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