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该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 三 )


“保护二十四节气 , 还是保护二十四节气向生活的延展 , 即二十四节气与自然科学、文学艺术、养生健身、饮食文化等相结合的部分 。 ”陈广忠说 。 二十四节气的思想与精神 , 是农耕文化源远流长的命脉所在 , 但对其物质载体的保护也应当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 。 二十四节气的物质载体本身与生活紧密相关 , 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 对于传承二十四节气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
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
“文化遗产是非物质的 , 但是保护它、传承它 , 亟须物理空间的参与 。 ”文旅部非遗司规划处处长杨晓辉认为 , 让“非遗有抓手”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 , 需要建立包含传承馆(所)、传承体验中心等在内的传承展示场馆体系 , 充分发挥其在保存、研究、宣传、展示、传承上的作用 。
“目前已建成的各类场馆 , 以表演艺术类居多 , 民俗类较少 。 ”杨晓辉坦言 。 而且在推进场馆建设的过程中 , 如何正确处理各类参与资本的关系、如何平衡统一场馆的学术性与社会性等 , 都是棘手的命题 。
“没有物理空间是万万不行的 , 但是光有物理空间是远远不够的 , 我们期待在馆中看到既不过于学术化 , 也不流于庸俗化的展览 , 更希望看到一支专注社会教育的专家队伍 。 ”曹幸穗指出 。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馆员王斌表示 , “办展要细且有个性 , 要选取最有益、最能让观众产生兴趣的内容 , 要实现客观条件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
淮南市作协主席金妤认为 , 保护二十四节气必须“从娃娃抓起” 。 2013年 , 她创作了童话《风生水起之二十四节气的故事》 。 2017年 , 该书被改编为同名动画片 , 深奥莫测的节气文化在孩子们眼前一下俏皮可爱起来 。 “让孩子们以二十四节气为参照 , 养成对生命的理性认识 , 才能让二十四节气更好地传承下去 。 ”
贵州省石阡县文化馆副馆长饶莉也认为 ,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 将传统节气习俗持续推向新一辈 ,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众参与” 。 在当地 , “说春”这一传统节气习俗正在走进校园 , 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了解、参与 , 他们势必将成为保护传统节气习俗的生力军 。 与此同时 , “说春”也“说”到了景区 , 通过开发文创产品等方式 , 这一传统节气习俗得以让游客记得住、带得走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浙江省遂昌县今年将传统节气习俗“班春劝农”“搬”到互联网上 。 “春分前后 , 我们通过微信小程序、H5、短视频等形式进行的‘线上班春’ , 创新了手段、展示了成果、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参与互动 。 ”遂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尹萍介绍 。
“目前 , 我们正在引导更多地方对传统节气习俗、传承人等进行申报 , 以期实现更好的保护 。 只要太阳不灭 , 二十四节气就将一直存在 。 ”王福州说 。
【今天,我们该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7日 09版)